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0
Friday
09:15

馬英九參加國軍重要幹部研習會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錫卿/台北報導
2008.10.21
總統馬英九今天上午,前往國防大學八德校區參加國軍97年重要幹部研習會,期許全體國軍幹部能夠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推動國防改革。 馬英九表示,他上任迄今已五個月,這五個月以來每週與部長、總長及每月與三軍司令討論軍事問題,得到許多知識與心得。 孫子兵法中提到:「上兵伐謀,擊敵半渡,毀敵灘頭,殲敵陣內」,無論是哪一種戰略,都是希望建軍備戰能夠有足夠的嚇阻力量,這些都不妨礙政府從事「減少威脅,化敵為友」的努力。 520以後,政府也在「伐謀」和「伐交」方面作了很多的努力,並逐漸看到一些成果,其目的就是為國家爭取更多的時間,讓國家自我提升、強化,尤其是在國防改革方面,一方面要強化國防。 另一方面要弱化對我國國防所帶來的各種威脅,馬英九說「未來四年兩岸之間不會有戰爭」。 在競選時,他提出這個願景,現在他更有信心。但沒有戰爭,要不要國防?要不要裝備、訓練方面的改革?馬英九表示,當然都要。 馬英九說,要什麼樣的國防?要什麼樣的改革?首先就要了解我們今天所處的環境。 在國家安全上最大的威脅是來自中共,中共經過30年後,提出開放改革路線,政治上,操作群眾運動遂行政治鬥爭的景況已不復存在。 而改革開放也為大陸帶來巨大的經濟成長,大陸外匯存底全球最高,為一兆九千億美元;在軍事上,核子潛艦的成軍,洲際導彈的部署,太空科技的研發,毫不掩飾她邁向區域強權的野心。 但同時,中國大陸的社會、經濟、人心、內部管理及對外開放程度,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些情況下,兩岸關係的本質自然發生了結構性改變,這種結構性的改變,讓我們必須要用新的思維來重新評估兩岸之間所應該採取的策略。 馬英九表示,如果能好好把握大陸政治、經濟的發展,對台灣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但是,大陸軍事的快速成長、許多武器系統的發展,對我們卻仍是嚴重的威脅。 大陸的存在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機會,也是嚴重的威脅,聽起來很矛盾,但事實上是一種客觀的存在。 「機會」與「威脅」隨著大陸的發展同時在變大。他身為總統,同時也是三軍統帥,責任是把機會變得更大,威脅變得更小。 而將領們的責任就是幫助他,將國家的威脅變小。所以,國軍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鬆懈,更不能自我解除戰鬥意志。 對於兩岸的發展情勢,馬英九說,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台海兩岸的現狀,所採取的策略、立足點是「不統、不獨、不武」。 所謂「不統」,就是在他的任內,不會和海峽對岸探討有關兩岸統一的問題;所謂「不獨」,就是不會追求、也不會支持有關台灣法理獨立的任何努力。 所謂「不武」,就是反對使用武力來解決兩岸之間的問題。在這個立足點上營造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讓內部能夠進行一系列政治、經濟方面的改革,把台灣建設成中華民族文明進步的燈塔。 馬英九說,3月22日選舉揭曉後,他即接獲美國布希總統的賀電,布希總統說台灣是世界與亞洲民主的燈塔。 國軍今天要捍衛的就是中華民國的尊嚴、中華民國的憲法、中華民國的主權及2,300萬台灣人民的尊嚴與安居樂業。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中華民國才能在台灣繼續成長茁壯,而中華民族也才能夠保有進步的力量,為所有華人地區提供與分享我們成長的經驗。 在兩岸關係上,馬英九表示,我國需要強大的國防,因為國防可以扮演兩個重要的角色。 第一,透過建構「固若磐石」的國防,貫徹「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建軍理念,才能確保台灣「嚇不了、咬不住、吞不下、打不碎」,讓任何想要侵犯台灣的軍事行為不敢輕舉妄動,從而維持台海的和平與區域的安定。 第二,透過建構「固若磐石」的國防,才能使兩岸談判更順利進行。美國甘迺迪總統曾經有句名言:「我們不怕談判,但絕不在恐懼中談判」,台灣的實力愈強大,兩岸談判越會有對等雙贏的成果。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努力改善兩岸關係,而且也有一部分成果的時候,美國政府還是按照我們的需求將重要的軍事裝備出售給我國。一個軍事的平衡,是獲致和平的重要條件。 馬英九說,為了建構「固若磐石」的國防,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預算、正確的戰略、精良的武器,更要有優秀的將士。未來三年,政府都會提供合理足夠的預算金額,以維持強大國防的需要。 也請國防部針對當前及未來的國內外情勢研擬一個新而有效的戰略。 他希望今天在座將領們多花點心思,腦力激盪,不要藏私,不要怕得罪人,也不要有本位主義,共同為國家擘劃這個新戰略。將來根據這個戰略,再來規劃新的人力與武器需求,包括對外軍事採購在內。 對於「募兵制」議題,馬英九表示,因為社會環境的變遷,義務役役期不斷縮短等等因素,我們士兵的訓練成效難以支持高科技戰爭的要求,所以推動「全募兵制」勢在必行。 透過募兵制的實施,才能讓常備士兵接受長時間的專長訓練,符合作戰的要求。 它不僅是軍事事務的改革,更是國家整體人力資源非常重要的規劃。未來,役男只要接受短期的軍事訓練,就可以回到社會繼續就學、就業。 從事研究工作的人也不會因服兵役的問題而中斷研究。他希望將來透過募兵制,讓國家人力資源做更合理、更有效的分配。 讓進入軍中服務的人,不但有意願,也有準備;不但能貢獻,也能學習;不但在軍中受到重用,而且將來回到社會照樣能發揮所長。 馬英九說,今天與會的重要幹部都是由國軍所培育,無論是管理能力、執行能力,乃至於各種專長,退伍之後都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都不輸民間企業的領導人。 而幹部們管理的是幾十人、幾百人,乃至幾千人、幾萬人的團體,所掌握的是價值幾千萬、幾億、乃至幾十億的軍事裝備。 在許多方面都是優秀的CEO,退伍之後當然是國家最寶貴的人力資產,應當有機會、也有責任繼續為國家社會貢獻心力。 世界上很多先進國家的軍人在社會上都有這個地位,所以再就業不是大問題。他希望將來軍人與社會能做這樣的連結,讓軍人與社會相互獲利。 馬英九說,「全募兵制」絕對不是單純的人力精簡案。國家要的是高素質的部隊人力及高效率的組織架構。國軍戰力不能打折扣,國軍士氣不能受影響,國家財力也不需要作大幅度的增加。 在推動「全募兵制」的過程中,人員調整不要造成人心不安,不要產生怨懟。 但是也不能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組織架構失衡的現象一定要避免。他希望各重要幹部能夠秉持大公,拋棄本位主義,共同為這項歷史任務負起責任。 馬英九說,國軍除了有形戰力之外,還要有高昂的精神戰力。 黃埔建軍以來,軍人樹立的風骨、廉潔、忠誠、守法重紀、不貪財、不怕死的精神與形象,一直是社會各界效法的典範,這種優良的傳統要繼續保持,進而發揚光大。 這些年來,偶爾發生軍人違法犯紀的事件,常聽到「軍人也是來自於社會,這些人受到了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的說法。未來,應該更積極的思考如何端正軍風,把軍人優良的風氣擴散、影響社會,重建我們社會正確的價值觀。 至於如何恢復優良的軍風,馬英九表示,首先必須要從首長、主管、幹部做起。 國軍高階幹部是國家的棟樑,是歷經千錘百鍊才有今天的階級和職務。所謂「己身不正,何以正人」。 所以國軍幹部更要嚴以律己,端正軍風,「正人要先正己,自清而後人清」,作部屬的模範,進一步做到「上行下效」,讓軍人有尊嚴,受到尊重,才會成為社會學習的楷模。 馬英九說,對於弊案,要有「不怕家醜外揚」的心理建設,尤其要有「主動發掘,明快處置,配合偵辦,對外說明」的實際作為。任何對弊案的包庇、縱容與掩飾,祇會使情況更嚴重及惡化。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