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4/27
Saturday
20:14

領航金屬科技一甲子 金屬中心喜迎60周年生日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23.10.20
 座落於高雄市楠梓區,領航金屬科技及跨領域創造產業價值的國際級研究發展機構「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今(20日)舉辦成立60周年慶,慶典活動中首先播放60週年回顧影片,細數中心發展中的動人時刻,接續頒發資深員工金幣以感謝同仁願意長期與中心攜手打拼。最後慶祝儀式的啟動,象徵中心將秉持永續創新,邁向金彩百年。同時,場外則展開中心的園遊會,讓全體來賓及同仁共享中心60週年所帶來的蛻變成長的喜悅。
 周年慶活動由金屬中心董事長林仁益主持,現場重量級貴賓雲集,包含總統府資政沈榮津、經濟部次長林全能、高雄市長陳其邁、立法委員林岱樺及多位民意代表,加上公協會及企業代表一同到場祝福金屬中心60周年生日快樂!
 沈榮津資政致詞時表示,金屬中心從成立之初就致力於推動台灣金屬產業的發展,以其建立之金屬二次加工技術,除協助中鋼建廠外,並提供國內金屬加工產業發展之所需,使我國成為扣件、手工具、閥、模具等產業之生產王國,奠定我國金屬加工相關產業在全球市場的重要地位。後續為強化自主研發,進而支持國內製造業升級,積極投入創新技術研發,導入創新營運模式,以系統整合推動產業價值鏈優化,成功促成國內金屬加工製造業跨足國內汽機車、精密機械、醫療器材等產業。尤其近十幾年來,金屬中心研發與服務之範圍,從傳統金屬加工範疇逐漸擴及電動車、風力發電、光電半導體設備、循環經濟、國防航太等新興產業,持續推動產業加速往高值化邁進,再次驅動台灣經濟及產業新成長。
 金屬中心林仁益董事長致詞表示,金屬中心身為經濟部轄下之研究型法人,這一甲子走來,不斷透過組織活化,讓中心具備創新研發與服務量能。如協助經濟部成立「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突破傳產在積層製造、智慧製造關鍵技術門檻。陸續成立醫療器材、海洋科技和航太科技等處級部門,擴展服務至航太、手工具、離岸風電、水五金、醫材、綠能等關鍵產業。
 另外亦與在地產業鏈結,驅動在地產業發展高值化及特色化,如協助規劃高雄興達漁港轉型為海洋科技基地,設立「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並將成為台灣離岸風電海事工程、海洋科技人才及科技研發等培育基地。此外亦進駐「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以生技、食品及健康為導向,推動在地農牧漁業產業升級,並支援雲嘉南工業區和中南部科學園區發展,共同建構臺灣產業創新走廊。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在他上任後營業銷售總額從4.5兆元一路成長到5.87兆,其中亦要歸功於金屬中心與在地金屬業者的努力,市府每年編列預算輔導在地金屬產業,金屬中心一路自螺絲、植牙到航太支持在地企業不斷茁壯。臺灣碳權交易所在8月7 日於高雄亞灣正式揭牌營運,高雄市也增設「淨零學院」,培育政府氣候治理與產業盤查、減碳相關人才,並將國際驗證機構與產業結合,與中鋼、中油等產也龍頭合作「以大帶小」,依照不同產業別業者需求開設技術專班,輔導業者規劃能源管理、碳盤查、減碳路徑,並提供業者補助,市府也將持續與金屬中心、經濟部以及數發部合作,鏈結中央與地方資源,帶動產業邁向「淨零、數位」的雙軸轉型。

 高雄市經發局長廖泰翔說明,高雄的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體,也因此在「淨零、數位」雙軸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資源與協助,金屬中心以整體產業需求為考量,聚焦智慧製造、半導體、航太、醫材、綠能等重點產業,推動國內業者升級轉型,並擴大產業服務量能,持續作為產、官、學、研之間的溝通橋樑,打造強韌的供應鏈,提高國際競爭力,是讓高雄成為亞洲高階製造中心的重要推手。
 金屬中心已歷經60年淬鍊並一路陪伴著台灣金屬產業成長,除持續推動國家產業政策外,亦積極深化技術研發和落實成果產業化,加速帶動台灣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讓中心成為產業、國家邁入國際競爭的最堅強後盾,並展望百年典範標竿目標勇往邁進。

圖說: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今(20日)舉辦成立60周年慶,貴賓大合照。 (前排左六)經濟部林全能次長、(前排左七)總統府沈榮津資政、(前排右五)金屬中心林仁益董事長、(前排右四)高雄市陳其邁市長、(前排右三)立法院林岱樺委員、(前排右二) 金屬中心賴永祥執行長。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