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02
Thursday
19:19

老屋光景復風華雲縣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發表會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21.12.29

 雲林縣執行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補助計畫」自108年迄今將近三年的逐步累積,連同通過補助申請的土庫萬得醫院,共計13案獲得補助,穩健地傳達雲縣府對於保存活化在地歷史的高度熱忱與階段性成果。
老建築是城鄉發展重要的見證,保存再生則是期待透過老建築來訴說城鄉發展的故事,「成果發表會」則是藉這些保存的故事,建構展示交流的平台,對儲備文化資產保存再生議題的討論、對話,探索及發現雲林地方社會、文化環境問題,建立民眾參與地方文化環境營造的平台,將硬體修復過程到完成啟用的故事,同步引入在地社群的參與,透過文化資產保存活用的議題,共同探討城市未來與在地產業發展想像等議題,爰此,將於110年12月29日至31日在「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展示相關成果。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經由文觀處與專業團隊協助,雲林縣在保存具潛在文化資產私有老建築各有其姿態。在這份共計13案的補助名單中,街屋形式有9棟,包含斗六太平老街的「永和銀樓」、「劉仁德老宅」、「百年竹管厝」、「信昌檢驗所」等四處;西螺鎮的「陸氏咖啡館」、「老屋修復客棧」;虎尾的「城坐咖啡」、北港「新勝裕幸福種子店」、以及土庫「萬得醫院」。其中「百年竹管厝」、「城坐咖啡」是清治時期街屋,其餘則為日治時期的街屋樣式,各具其建築風情與文化特色;合院建築形式只有3處,但因其各自具有傳統建築藝術的獨特性,如合院建築形制及名家彩繪保存完整的莿桐「林宅」、西螺「紅磚姚宅」獨特的紅磚構築文化、延續本計劃第一期針對「傳統竹構與當代竹藝的構造美學」概念,開展了虎尾「蓋婭(Gaia)基地第二期修復計畫」。
此外,啟用的「雲林縣虎尾基督徒聚會所」,基督教堂神聖空間的優雅與莊嚴,透過補助計畫,得以再現風華。
 文觀處長陳璧君表示,透過經費挹注的計畫型補助,積極投入保留未來文化資產的機會,對於保存建築類文化資產,大眾或許有心想參與,但仍存在著許多因不理解而浮現的疑問,幾個常見的誤解包含:登錄文化資產後建築就變成國有?文化資產不能買賣?不能修建?為了避免社會大眾因為誤解,而錯失了與珍貴文化資產之間的相遇,透過補助計畫的推廣教育活動,我們期待藉此跟大眾有更多的溝通,不僅讓雲林在地民眾能夠更認識在地文化資產的內涵,展現在地人的文化保存意識,形構的城鄉紋理,展現特有的文化主體性,也藉此讓其他地方的朋友,認識雲林蘊含的文化資產之美。
 城市的魅力來自於豐富多元的文化基底。在這歲末迎新之際,正如同我們對老建築修復投注的心力,希望透過保存延續其老屋輝煌的光景再現「風華」,我們在發表會中邀請老建築這一代的屋主,娓娓道來老屋過往,期待與社會大眾分享他們積極參與保存老建築的心情故事。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