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4/25
Thursday
21:35

「飛躍17勇於創新」臺大雲林分院改制十七週年慶祝大會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21.03.26

臺大雲林分院改制十七週年慶祝大會儀式由黃瑞仁院長、張麗善縣長、教育部楊淑華專門委員、臺大醫院王亭貴副院長、臺大醫療體系中心洪冠予副主任、新竹台大醫院余忠仁院長、台大癌醫中心醫院楊志新院長、雲林分院陳健弘副院長、林宏茂顧問進行慶祝儀式。
臺大雲林分院自民國93年4月1日起,由署立雲林醫院改制迄今屆滿17週年!院慶大會於臺灣大學雲林分部鋤禾館舉辦「飛躍17勇於創新」─改制17週年慶祝大會,以布袋戲演繹「愛無懼/距的傷口照護」故事揭開序幕,馬小妹因罹患脊髓腫瘤,在15歲那年頸部以下四肢癱瘓,且有諸多的壓瘡需要處理,加上馬小妹呼吸困難偶爾需要呼吸器支持,因此就診相當困難,整形外科張惠琇醫師被馬小妹這對母女對抗疾病的精神所打動,馬小妹的狀況令人不捨,而馬媽媽不放棄的精神更令人佩服,加深張醫師要推廣遠距傷口治療的理念,也才有今日的遠距傷口照護模式。院方感謝團隊主動服務病人的精神,特別將客製的布袋戲偶致贈給張惠琇醫師、張賑疎護理師二位同仁,並邀請故事的主人翁馬媽媽與馬小妹親臨現場,場面溫馨感人。
黃瑞仁院長表示,張醫師的故事是我們發展智慧醫療的起點,病人從家裡到醫院的3小時,我們從醫院過去的車程只需要15分鐘,縣內有許多慢性病患者,慢性傷口問題相當普遍。因為「困難就醫」及「處置不當」兩大問題,導致這些慢性傷口非常難癒合。於是107年,團隊爭取到衛生福利部計畫,開始執行「主動出擊 清淨保養」的智慧遠距傷口照護計畫,由整形外科醫師帶領傷造口專科護理師團隊,組成「療癒特攻隊」,定期到長照機構及案家處理慢性傷口,較嚴重或者惡化者才需到醫院就診。兩年來成效卓著,傷口癒合率超過40%,感謝馬惠明副院長及整形外科張惠琇主任帶領的「療癒特攻隊」,不僅治癒了病人也體恤家屬的辛勞,這樣無私地奉獻,不僅令人動容,更是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
臺大雲林分院改制17週年院慶系列活動,由臺灣大學張上淳副校長、醫學院倪衍玄院長率臺大醫院王亭貴副院長等31位主管,以及臺大醫療體系分院院長等,一同南下參與交流,包括虎尾院區精準醫學中心揭牌、臺灣大學雲林分部頤賢綜合球場揭牌啟用與「犇騰雲林 金剛現身」檔案展開幕啟動等活動,分享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在地深耕的成長喜悅,歡慶17歲生日。
院長黃瑞仁表示,17年前臺大醫院從臺北市常德街出發,跨越濁水溪來到雲林成立分院,就是要展現臺大醫院的醫療價值,發展特色醫療,提供醫學中心級的服務,期間我們能不斷地成長茁壯,除了感謝雲林鄉親的支持,更要感謝各界長官、貴賓們的長期提攜與鼓勵。17年來,歷經李源德院長、林芳郁院長、黃世傑院長、王崇禮院長努力經營、建立制度,留下堅實的基礎;接續前人腳步,繼續深耕雲林,肩負起急、重、難、罕病的治療,讓鄉親不必再舟車勞頓遠赴外縣市就醫。此外,也充實研究能量以提供醫學中心級的醫療服務;留住人才,奠定教育傳承的基礎。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為教學醫院,具有繼續帶領年輕醫師、樹立醫療典範的天職。
慶祝大會接續展現17年來的外科部的特色醫療服務成果,黃瑞仁院長表示,現代醫療講究跨科部整合,於民國93年成立心臟血管醫學中心,整合了心導管手術及開心手術,近年更積極發展微創瓣膜修補手術,成為中部心臟醫療的重鎮。神經醫學中心腦中風、癲癇、腦瘤照顧質量都有顯著提升,達到國際水平。立足雲林放眼世界,自民國107年起引進紳漢機械手術系統,更最早突破了100例手術,迄今已完成228例。民國108年成立雲林唯一的燒燙傷加護病房;傷口照護中心到長照機構,為就醫困難的住民進行傷口照護;民國108年成立的胸腔醫學中心運用資源整合胸腔內外科醫療,有了磁導航的定位燒灼及微針冷凍消融醫療服務;提供雲林更高水準的醫療。在偏鄉及各特殊領域裡,給予鄉親民眾最好的醫療照顧,以服務為目的,讓身為醫界的一份子也感到與有榮焉。
黃瑞仁表示,雲林分院在全院同仁的努力下,創造諸多的唯一及第一,現在雲林地區鄉親已不用離鄉背井,就能享受高水準的醫療服務。這些努力的足跡讓醫療品質提升,更獲得107年醫療品質策進會國家醫療品質獎最高榮譽,全國區域醫院唯一「特優機構」殊榮。在107年與108年腫瘤醫學中心與精神醫學部分別榮獲醫策會國家品質獎特色中心。109年更榮獲行政院第三屆政府服務獎肯定,在此感謝全院1900多位同仁齊心合力付出及努力。新的一年我們將願景改為「成為民眾最信賴的大學醫院、成為醫學中心」,持續努力。期許在不久的將來,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虎尾醫院能以最現代化的建築、最貼心的服務,帶給中臺灣地區民眾最好的照護。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