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7
Friday
20:03

蕭萬長出席台灣競爭力論壇

記者李錫卿/台北報導
2008.08.15
副總統蕭萬長今天上午,出席「台灣競爭力論壇」週年慶,除祝賀該會成立週年生日快樂,並以「台灣競爭力新展望」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蕭萬長表示,「台灣競爭力論壇」成立時間雖不長,但卻對國內產生深遠的影響,他要表達最高的敬意,並期待論壇未來能對國家各項發展的願景,提供更多寶貴的建言。 蕭萬長說,進入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面臨了新的挑戰,包含人口結構問題、新興國家崛起與區域經濟、永續發展問題、知識化與資訊化社會及全球化的衝擊。 面對新的挑戰,全球各國家都在做全方位的自我檢討,與新的佈局。不只政經策略,包括科技、文化、社會等領域也跟著在調整。 蕭萬長表示,台灣也一樣,需要對未來發展願景做全盤規劃思考。同時,在政經策略上,我們需要提升國家競爭力,以期在全球競爭中可以脫穎而出,進而達成我們理想的願景。 什麼是「競爭力」?副總統表示,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 (Michael Porter)曾經提到,他在雷根政府時代,擔任白宮的「產業競爭力委員會」的委員。委員會在長達一年的時間中,居然無法對「競爭力」的定義獲得共識。 由於定義困難,現有的「經濟競爭力」衡量指標,經常只是關於局部面向的評估;比較完整的評估,是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及發展學院 (IMD) 每年發表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以及世界經濟論壇 (WEF) 逐年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 它們基本上都是經由大量的統計資料,和訪問各國數以千計的國際企業菁英,評估他們本國各方面的表現,最後整合得出結論。 蕭萬長說,WEF於去年(2007)發布的全球競爭力評比,131個受評國家中,台灣排名為第14名,較前一年滑落1名,其中以「體制」、「總體經濟」、「勞動市場效率」、「金融市場成熟度」四分項表現較差。 而IMD於今年(2008)發布的2008世界競爭力排名,在55個受評的經濟體中,台灣排名第13名,較前年進步5名,其中在「經濟表現」、「政府效能」項目上成績不佳。 整體而言,台灣仍然保有一定的競爭能量,但是台灣的名次與多項指標皆落後於新加坡、香港之後,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蕭萬長說,IMD、WEF觀點出發的國際評比的指標,僅能作為台灣提升競爭力的參考項目之一,台灣競爭力的提升應該回歸到願景戰略層次,以全球化趨勢、人民與社會需求為依歸。 他說,我們希望未來的台灣能夠成為一個小而美的幸福國家,一個健康安全的社會、開放多元的環境、富裕繁榮的經濟、永續均衡的環境、族群和諧的社會。 我們應該在這樣的願景下,來思考如何提升國家競爭力。我認為這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戰略思考。 蕭萬長表示,在以人為本的思考之下,我們可以把國家競爭力視為一種「國家創造財富及獲得生活水準成長的能力」。 這種能力是來自於制度,也來自於每一個人,每一個個體。因為只有人的創造力,才可能帶來技術與制度的創新。也只有人,才可以知道什麼是我們想追求的理想生活型態。 蕭萬長說,在人本思考下,各種經濟與非經濟的產出,必須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的願望為目標。不能獲得人民的理解與支持,是不可能持續創新的。北歐國家的發展模式,就是值得我們參考的它山之石。 以芬蘭為例,從2002年以來連續多年被評比為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這對同樣規模不大、缺乏天然資源、及強鄰壓境的台灣而言,啟發很大。 芬蘭的長項不在雄厚金錢資本或大規模的工商活動,而在於人的品質;這也標示著,「人本價值」即將成為新世紀人類的追求目標。 蕭萬長說,傳統戰爭搶奪的是土地、財產、資源;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以及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更努力在搶奪人才,因為人才是國家競爭力的根本。 他表示,日前他在總統府接見幾位來自新加坡的外賓,言談間他發現也瞭解到,何以新加坡在面臨快速的經濟變化時,能迅速地作出因應,主要原因就是他們有很好的人才,他們不斷吸收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人才,政府許多政策也配合這樣的目標,例如移民政策等,因此他們的人才源源不絕,服務於政府與民間,所以在面對挑戰時,他們才能有效且快速地作出回應。 蕭萬長表示,長期以來,台灣的教育體系培養出優質的人才,這是支持台灣過去長期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地方。不過,在面對新的時代,我們在培育、吸收人才的作法,必須與時俱進。 蕭萬長說,台灣必須運用更靈活的人才策略與技術能量,才能在差異化中取得領導地位。一方面,教育體系必須追上人口和產業結構的轉變,也需要重新思考現有的移民與留學政策,以及更積極打造能夠留住本土及海外人才的環境,方能提供支援我們產業未來發展的人力資源。 另一方面,像奈米、生物、資訊等高科技領域的科學進展速度,若單以台灣的人力資源,很難追趕上先進國家。因此,國際合作也是台灣人力資源應用的重要思考。 蕭萬長說,人才的養成不再只是學校教育的責任。我們要倡導終生學習、能量升級的概念,讓台灣人民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持續適應與生存,也是我們在全球化挑戰中,避免被邊緣化的關鍵。 蕭萬長也強調創新思維的重要,他說,十九世紀末,英國一位著名的物理學William Kelvin 爵士,曾經有斷言:「比空氣重的東西,要在空中飛翔是不可能的」。 結果在不久之後(1903年)人類就實現了首次飛行。因此,創新的思維與作法,以及向未來願景挑戰的企圖心,和技術創新一樣重要。不被常識所侷限,同時要讓科技創新與時代需求結合,才能帶來創新變革循環,這也是台灣要走的路。 蕭萬長認為,台灣下一波成長動能,一方面在於創新、差異化及跨領域結合的突破性思考。另一方面,由於資源與時間有限,必須以需求為導向,重新認識台灣擁有的強項,選擇聚焦在這些技術與服務能力的有效運用,以增加台灣在世界經濟中的附加價值,方能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上,由被動者與追隨者角色轉型為創造者,找到新定位。 蕭萬長表示,開放多元的思考,才能帶來創新,不能侷限於既有的組織架構在想問題。當社會經濟結構轉變,將會出現新的社會組織形態,這些新興的社會力,也是創新力量的來源,例如愈來愈蓬勃發展的非營利組織(NPO)、非政府組織(NGO)以及新型態的社會創業者(SOCIAL ENTERPRISE)。 我們需要這些新的組織、個人共同參與,才能產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創新活動。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