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4/30
Tuesday
11:59

打造國艦國造本土化產業鏈台船公司戮力以赴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9.02.26
為因應國艦國造政策順利推行及擴大政策成效,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2月25日於捷韻國際會議廳舉辦國艦國造本土化供應商大會,經濟部、國防部、中科院、海洋委員會、台灣區造船工業同業公會、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等,10多個政府機構、法人單位及超過70間廠商近200人與會,共同推動國艦國造本土化,凝聚台灣相關產業的能量,加強本土供應鏈的能力,藉由國艦國造政策的推動,冀望打造出具備國際規格的艦艇,並邁向國際市場。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致詞表示,國艦國造政策的推動已二年多,去年,海軍及海巡署,已陸續釋出兩棲船塢運輸艦、沱江艦後續艦、快速佈雷艇、4000噸巡防艦、600噸巡防艦、100噸及35噸巡防艇,今年也將再推出潛艦國造原型艦及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等建案。這些建案除了可以大幅增加我們的國防戰力外,對全台的造船產業也有相當的助益,尤其是在全球造船產業極冷寒冬的現在,更有特殊的產業意義。 航運界有些代表產業榮枯的指數。例如BDI,波羅的海乾貨指數,BDI自2008年5月(10年前)的11793點,掉到2016年2月(3年前現在)的290點,跌幅98%,雖然去年(2018)曾回到1700點,但上個星期又跌到635點,這些年,全世界造船廠關廠三分之二以上,於此,商船業務難繼之時,也因這些建案,讓大家有了更多的選擇及參與。 鄭文隆指出,根據研究分析(1)依相關的建軍計畫,未來20年新建艦艇預算將超過5000億,國艦國造自108年起進入高峰,延續到114年,每年將能創造大約180億到340億的產值,(2)年度就業人數的貢獻,介於5100人~9000人之間,(3)全壽期間每年維修的產值介於45億~71億之間,(4) 全壽期間每年維修創造的就業人數介於1253~1950人之間。 鄭文隆表示,船舶產業包含船舶設計,船舶建造、修理,設備、零件、材料供應等領域,根據主計處產業關聯分析統計,台灣的造船業屬於火車頭產業,對拉抬上游供應鏈產業的效果極大,國艦國造案的推出,將有助於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他說,供應商大會安排了台船公司及國防部海發中心報告國艦國造本土化策略、現況及產業效益,另由中科院、中國驗船中心、金工中心、船舶中心介紹法規、驗證及產業輔導機制,亦安排宏昇、協聚德、奉珊、罡旻等本土供應鏈公司簡介其參與狀況,最後還有討論時段,希望廣集大家的意見,做為大家繼續努力的方向及目標。 鄭文隆還指出,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工作就是軍規認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來建構一個載台、裝備與系統測試平台,提供廠商及開發者能進行認證作業,除了可以讓使用者能獲得信心外,更冀望能藉此認證之推動及取得,漸漸把國內的產品推廣到國際市場供應鏈,這將是國艦國造政策進一步的效果發揮。 國艦國造政策中,大家最關心的國造潛艦,IDS案,也順便在此向大家報告,目前,台船在海軍的督導及協助下,我們的合約設計工作已近尾聲,目前順利作業中,將在下月底完成此一階段工作。 潛艦預算立法院已通過,三月底,在合約設計完成後,將向立法院進行報告,在完成報告後,便會進入下一階段的廠房建造及細部設計等施工準備,這二項做完,就會進入實體建造工作。潛艦的技術等級較一般的國艦更高,我們也期望更多的學術界專家及本土供應鏈、開發商參與研發,共同為提昇自製率的目標努力。 船舶產業包含船舶建造、修理與零配件供應,為海洋台灣相當重要的傳統產業。我國船舶生產規模暫居世界第六,近年來船舶建造屬於公務船與軍艦的比例不斷攀升,代表國艦國造政策對於支持台灣船舶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要。根據主計處產業關聯分析統計,台灣的造船業屬於火車頭產業,對拉抬上游供應鏈產業的效果極大,有助於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