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城市北市污水免費接管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18.03.25
臺北市政府積極建設污水下水道系統,截至107年2月底,污水下水道累積接管戶數已超過86萬戶,門牌戶數接管率高達75.86 %;至於尚未接管的25萬戶中,約有10%屬於接管困難戶或無法接管戶。
市府衛工處表示,用戶接管率將以每年約1.0%為成長目標,至民國121年預定達到90%,再接管13萬7千戶。
為了打造臺北市成為「宜居城市」,衛工處不僅免費為民眾接管家庭及生活雜排水,更針對建築物室內空間埋設污水管渠,提供高達18萬的補償費;並就建築物地下層改設污水坑排水,提供6至9萬元的好康大補助。
同時就地下層既有化糞池廢除,又加碼補助48000元,讓住戶可以省錢又享受優質的生活環境。
衛工處設計科長胡振中表示,目前污水接管面臨兩大類困境。首先,因為部分合法建築物的後巷空間狹窄,無法容納污水管渠;加上老舊社區有施工安全疑慮、建築物地下室無法埋設管渠、路面下管線密布,而且臺電、電信、自來水及瓦斯等管線無法遷移。
因此,衛工處積極針對未接管熱區,研議改變管渠設計路線,或者設置揚水站,以重力流方式,克服地勢低窪造成污水無法輸送的限制。
另外,對於住戶無接管意願部分,衛工處檢討使用建築物室內空間埋設污水管渠的補償要點,提供好康補助,以提升民眾接管的意願;同時,輔以柔性勸說,鼓勵配合接管。
若發現有屢不配合或阻礙施工的情形,將會強制要求配合接管,並依法按級距開罰,期望15年後普及率能達到90%的目標。
北市府建設污水下水道系統,讓市民每天洗澡、洗碗、排泄等產生的生活雜排水流經污水下水道系統到污水處理廠,再經由沉澱、曝氣、生物處理等過程後,排放到河川。
除了改善北市居住品質外,更為地球生態環境、水質保護貢獻一份心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06.26
反AECFA大遊行李登輝與蘇、蔡牽手2009.09.21
民眾丟鞋拍車維安捏冷汗2009.10.14
吳:候選人當選無效 政黨該扛補選費用2009.04.23
馬啟動世代交替老人嘆難堪2013.11.07
百視達將關閉全美剩餘300家門市2011.05.19
陽明山品嚐桃色滋味2012.09.17
全球最佳大學台大創下第80佳績2013.11.08
柏林愛樂台北戶外場逾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