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4
Tuesday
08:43

微創穿腎取石&輸尿管鏡碎石 治療腎臟與結石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7.04.27
60歲的陳先生時常有右側腰痛的情況,日前至高醫泌尿科求診。經過腎臟超音波及電腦斷層的檢查,發現陳先生右側腎臟有一顆將近2公分的腎結石及1.5公分的輸尿管結石,還合併有腎水腫。 但是以前鄰居因為腎結石肚子被開了一近20公分的傷口,而且住院住了很久才出院,所以陳先生非常擔心開刀的問題,他堅持要用體外震波碎石術處理結石,在經過醫師解釋後,接受「微創式同步經皮穿腎取石及輸尿管鏡碎石手術」,同時治療腎臟及輸尿管結石,兩天後順利出院。 泌尿科主治醫師羅英襄表示,現代人的工作忙碌,平日生活步調快速,加上飲食日趨精緻化,因此尿路結石可說是一個非常盛行的泌尿系統疾病。 根據統計,位處於亞熱帶的台灣結石盛行率約為9%~10%。也就是說每十人中便有一人有尿路結石的問題。其中腎結石是腎臟病變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包括腎、輸尿管及膀胱在內的尿路結石大都由腎臟產生。 腎結石患者大多沒有症狀,但是當結石掉落到輸尿管時,會引起合併嘔吐、噁心、流冷汗、甚至血尿的腰部劇痛,而疼痛經常由腰部延伸到下腹部,甚至到陰部。 有時,結石卡在輸尿管進入膀胱的部分,病人經常會有解尿困難、頻尿等類似泌尿道感染的情形出現。結石沒有治療會產生嚴重的併發症,如結石導致腎臟積水,而後腎衰竭繼而洗腎;續發性的感染引發急性腎盂腎炎、菌血症或敗血性休克,若未及時處理,病況持續惡化,甚至有死亡的危險。 泌尿科主治醫師黃琮懿旨出,一般0.5∼2.5公分的腎臟結石的治療會優先採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治療,但是較大的腎結石可能需要接受體外震波碎石術2∼3次才比較有機會排出,體外震波碎石術需要間隔一個月以上的時間,觀察碎石之效果及排出的情形。 2.5公分以上的腎結石如果是硬度較高結石、結石位置不佳、出口狹小、脊椎變形或過度肥胖的病人,手術還是最佳的治療方式。如果是鹿角狀腎結石,會採用經皮穿腎取石術治療,手術後如果有殘餘結石,可視殘石大小,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或再次經皮穿腎取石術,當作輔助治療。 傳統腎結石手術術後須放置腎臟引流管3到4天,病人常需使用止痛藥;本院泌尿部利用「微創式同步經皮穿腎取石及輸尿管鏡碎石手術」,不但可以同時治療腎臟及輸尿管結石或體積較大之輸尿管結石,而且手術後不需要置放腎臟引流管,減少引流管的拉扯與不適,也減少了術後出血的危險性,更可以減輕術後疼痛的問題,住院天數也明顯縮短。病人的接受度及滿意度大幅提升。此新術式之相關研究及成果也於今年刊登在泌尿科頂尖的國際學術期刊中。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