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4/26
Friday
18:53

台大雲林分院引進經肛門微創手術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6.04.19
依照衛福部統計,2013年全國十大癌症中,大腸直腸癌發生率為第一名,死亡率位居全國第三,除了早期篩檢,適當的手術方式,需要投下更專注的精力及更專業的技術。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引進「經肛門微創手術」(Trans-Anal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 TAMIS),藉由單孔腹腔鏡手術的原理,運用在肛門或中低位直腸疾患的治療,例如肛門良性疾病(脂肪瘤,類腫瘤以及腸道基質瘤),或是早期惡性腫瘤疾病(早期低位直腸癌)的治療取代傳統手術。 一般外科主任賴鵬升表示,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於2015年11月引進經肛門微創手術,目前成功案例已有5台,提供對於害怕裝人工造口的病人另一個新選擇。 而「經肛門微創手術」有賴單孔腹腔鏡手術為基礎,而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已累積超過100台的單孔腹腔鏡手術經驗。「經肛門微創手術」適用對象包括直腸的良性腫瘤以及早前期的直腸癌症。 與傳統手術相比,可以較準確切除手術安全距離以及深度,對於早前期的直腸癌症,傳統上可能需要根除性手術的患者,可以提供另一種替代的方式。該手術健保部分給付,仍需部分負擔自費項目。 經肛門內視鏡手術(Trans-anal endoscopic surgery)自從1983年由Buess提出發展,由原本使用在肛門良性疾病,諸如脂肪瘤,類腫瘤以及腸道基質瘤,逐漸擴大到早期惡性腫瘤疾病包括早期低位直腸癌的治療。 對於年紀大,內科疾病複雜而有大手術高風險的患者,以經肛門內視鏡手術治療低位直腸癌,可以降低傳統大手術的風險,而達到相同的腫瘤學效果。 不過傳統的經肛門內視鏡手術仍有先天上的限制,包括價格較昂貴、器材特殊,以及較高的學習曲線。 外科部醫師廖御佐表示,近十多年來,微創手術在外科各領域均有突破性發展的項目,腹腔鏡手術更是已廣泛的運用於各種腹腔手術。 「經肛門微創手術」(Trans-Anal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 TAMIS)的概念,即是藉由單孔腹腔鏡手術的原理,運用在肛門或低位直腸疾患的治療,例如肛門良性疾病(脂肪瘤,類腫瘤以及腸道基質瘤),或是早期惡性腫瘤疾病(早期低位直腸癌)的治療。 相較於經肛門內視鏡手術,「經肛門微創手術」價格較低,手術器材和腹腔鏡手術可以交互替換,毋須另外購買專門器材,另外以及「經肛門微創手術」有著較低的學習曲線。 對於低位直腸良性腫瘤以及早期直腸惡性腫瘤,除了經肛門內視鏡手術以及傳統經肛門腫瘤切除手術方式外,雲林分院外科秉持著和國際接軌的手術技巧,引進「經肛門微創手術」,讓雲林的鄉親在生病時可以留在當地就醫,就近得到國際級的醫療。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