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6
Thursday
12:02

馬英九參加7.15解嚴紀念日紀念受難者

記者李錫卿/台北報導
2008.07.15
總統馬英九,今天上午應邀參加由「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判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主辦的「7.15解嚴紀念日」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追思儀式,代表政府向全部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及家屬表達最誠摯的歉意,並希望類似案件永遠不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發生。 追思儀式上午在台北市介壽公園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旁舉行,馬英九致辭後與參加人員持百合花向受難者默哀,並繞紀念碑一周,向受難者英靈獻花。 馬英九表示,今天來參加這項活動,對他個人及我們的國家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紀念碑是他擔任台北市長任內興建,紀念碑所在位址也是當時中央與地方協調後選定,今天更是他擔任總統後第一次參加紀念活動。 馬英九說,在他擔任台北市長時即多次參加紀念活動,關心這項議題,包括在原馬場町刑場建紀念碑並每年參加紀念活動、整修六張犁墳場成為紀念場所且每年秋祭都出席、三年前擔任國民黨主席參加秋祭時也向受難者家屬鞠躬。 馬英九並引用作家龍應台女士對他以國民黨主席向受難者鞠躬一事所撰的文章指出,若沒有台灣的民主化,就沒有國民黨主席向受難者家屬鞠躬道歉的事發生。 馬英九說,他所做的是要從人權與法治出發,無關任何政治信仰,目的在確保言論與思想自由不受任何影響或受到任何壓制,「人權與法治是我們唯一的標準」。 馬英九表示,過去的一年半,他也因涉及司法案件從偵查階段到走完三審的司法程序,因此深刻的體會到,以台灣目前的民主自由與司法獨立的現況,仍然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更何況在40、50年前民主法治剛萌芽的階段。 他早年在總統府服務時,即在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協助解決家屬的困難,並向當時的蔣總統經國先生報告相關的情況。民國76年,蔣總統經國先生終於在接受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萊姆女士專訪時,正式宣布要解除戒嚴。 馬英九表示,台灣的宣布戒嚴與國民政府動員勘亂有關,而剿共戰爭則限制了人權與法治,為了戰爭的緊急需求,往往犧牲了人權與法治,因此如何減少戰禍,也是保障人權與維護法治的重要手段。 馬英九說,新政府除了在法治面加強保障人權外,也要在政治面採取一切可能,避免戰爭發生,這樣才能取得永久和平,使人權得到永久保障。 談到人權保障方面的努力,總統再次提到,在他擔任法務部長時與司法院共同修正刑事訴訟法有關偵訊時錄音錄影的規定;在台北市長任內也推動至少在83個分局、派出所設立現代化偵訊室的作法,以保障犯罪嫌疑人不受刑求。 此外,也因不符人權法治情況無法釋疑而暫緩蘇建和等三人的死刑執行。總統說,這些例子說明了維護人權法治相當重要,是一秒不能停的,我們一定要讓冤假錯案永遠不再發生。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