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02
Thursday
10:24

中醫大教授伍焜玉榮獲總統科學獎殊榮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5.09.25
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伍焜玉榮獲中華民國最高層級的「二0一五年總統科學獎」殊榮,校長李文華相當高興的分享喜悅,他稱許伍焜玉在學術研究領域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同時為科學教育樹立標竿。 二0一五年總統科學獎評選揭曉;致力於血液腫瘤研究的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伍焜玉院士,在國際上創新發現5-methoxytryptophan(5-MTP)為內在保護因子,並闡明阿斯匹靈(Aspirin)的作用及分生機制,同時開發出測量血中血小板凝聚的方法,由於他在學術研究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大為提升台灣在國際學術界之地位,在生命科學領域脫穎而出,雀屏中選。 伍焜玉於一九六六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一九六七年出國留學,先後分別於美國耶魯大學及英國倫敦大學取得免疫學碩士與藥理學博士學位。 他以其臨床醫師的背景與基礎醫學的訓練,致力於血液腫瘤研究,不僅是國際知名的傑出醫師科學家,更是血栓及血管生物醫學的權威,美國休士頓市長更於一九九四年頒布十二月九日為Kenneth K Wu日,可見其卓越的學術貢獻及崇高的學術地位。 二00六年,伍焜玉院士毅然放下在美國的職務,回到國內接掌國家衛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兼院長(二00六至二0一二年),現為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兼國立清華大學榮譽講座,伍院士一生獲獎無數。 包括血栓研究的最高榮譽-國際血栓學會Sanofi獎(一九九七年)、美國德州大學休士頓健康科學中心院長學者獎(二000年),當選美國臨床研究學會會員(一九八二年)及美國醫師學會會員(一九九七年),於一九九四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並獲得台灣大學醫學院第四十屆傑出校友獎(一九八五年)及台北醫學大學第一屆名譽醫學博士(二0一0年)。 伍焜玉在血栓及血管生物學,特別是前列腺素的分生調控及生理病理作用,有創新的發現,其卓越成果享譽國際,對於臨床應用及生技研發的卓越貢獻事蹟包括:一、發現5-methoxytryptophan(5-MTP)為內在保護因子:伍院士的實驗室是國際首位發現cyclooxygenase(COX)是可誘導的,證明COX-2是受到發炎因子及生長激素誘導,並受到內在小分子的抑制,此小分子經鑑定為5-MTP,這是國際上首次報告5-MTP為內在的保護因子,5-MTP的發現對於體內如何調控發炎提供了革命性的觀念,並且提供發展新型抗炎藥的觀念及途徑,對於難以醫治的發炎症如敗血症、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等,提供了新的療法。 二、闡明阿斯匹靈(Aspirin)的作用及分生機制:伍焜玉院士在其早期的臨床研究,就首次提出aspirin可治療人的動脈血栓疾病,並在血小板過多症的病人身上證實aspirin可化解血中的血小板凝聚,進而解除血小板凝聚引起的缺血症狀及小型中風,對於日後臨床上以aspirin預防心肌梗塞及中風有很大的影響。隨著aspirin抗血小板凝集機制的深入研究,更首次發現aspirin對COX-2的抑制作用,進而闡明了aspirin的消炎與抗癌作用機制。 三、開發出測量血中血小板凝聚的方法:在對於血小板凝集和人類心血管疾病與中風都還不清楚的一九七0年代,藉著伍焜玉院士與John Hoak教授發展出一種新穎的測量血液中血小板凝聚的方法(Circulating platelet aggregates, CPA test,又稱為「Wu and Hoak」方法),建立了血小板凝集與心血管疾病的直接關係,不僅對於瞭解血小板凝集在動脈血栓疾病,如心肌梗塞及中風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也對於血栓及血管硬化的流行病學研究有鉅大貢獻。伍院士在此方面的一系列研究論文不僅被譽為經典之作而被引用逾三十年,也奠定了他在臨床血栓研究於國際上的領先地位,更使其贏得了「血小板先生」的稱號。 四、Cloning前列環素(PGI2)及血栓素(TXA2)合成?並發現PGI2的新功能及其機制:伍焜玉院士的實驗室首次clone出並鑑定出PGI2合成?及TXA2合成?的結構與功能,並首次發現PGI2對血管內皮與平滑肌細胞的保護作用,另一方面,他所發現PGI2對胚胎發展及胚胎植入的保護作用與機制,在體外人工受孕的應用已完成技轉,並且進入臨床試驗。 除了在學術研究的卓越成就,伍焜玉也在科學行政上大力推動生物醫學研究,對臺灣的生物醫學研究與科技發展有重大的貢獻。 在他擔任中央研究院生醫所所長及接任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期間,帶領推動此二所研究機構發展,成為國家及亞洲生醫研究的重鎮,開創數個嶄新的健康科學研究計畫,包括系統生物學、微生物系統生物學、人類疾病代謝體學、蛋白體學、整合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等,並招募許多傑出的資深與年輕學者,大幅強化了國衛院的研究人才、研究能量與組織架構功能。 伍焜玉也是建設臺灣醫學基因體研究計畫的重要推手,帶領成立醫學基因體尖端計畫,建立了良好的研究環境及國際合作模式,為後來的基因體醫學國家型計畫,奠定了堅強的基礎;此外,他也對推動台灣生物醫學教育與生物技術發展不遺餘力,近年他更開始推動醫學科普的工作,發表科普著作「血液的奧秘」及「神奇的天然靈藥:阿司匹靈的故事」,也為科學教育樹立良好的典範。 榮獲二0一五年總統科學獎有三位得獎人,分別是:生命科學組伍焜玉、社會科學組黃樹民、應用科學組李琳山。 「總統科學獎」為中華民國層級最高的基礎科學研究獎勵,宗旨在於提升台灣在國際學術界之地位,並獎勵數理科學、生命科學、社會科學及應用科學在國際學術研究上具有創新性且貢獻卓著之學者,從二00一年開始,每2年頒發一次,每屆上限為四名,由總統親自頒發新台幣二百萬元獎金、獎狀、獎座表揚。 圖說:伍焜玉與他的傑出研究團隊。(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