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5
Wednesday
11:01

南烘圳旱象反射水深危險諷刺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南投報導
2015.03.25
這兩天南投有雨,但提供埔里地區農田灌溉的南烘圳,依舊無法解除「輪灌」;圳內「一滴水都沒有」的窘境,繼續存在;所不一樣的是圳壁上張貼著「水深危險‧請勿靠近」警示牌,很是諷刺。 據了解,由南投農田水利會管轄,埔里鎮第一條開鑿完成的「南烘圳」,是從地母廟延流至水頭里;且在圳上還設置一條岸道,提供水圳維護之用,可說是相當的緊結構。 近年來,南烘圳岸的道路,地方上已開發成自行車與機車通行的健行步道;而在一般時間,甚至有不少水頭里與附近地區向政府領十八%的退休公教人員,用來慢走或健行,所以南烘圳維護道路,也被稱為「十八%休閒大道」。 逢甲大學人文民俗教授陳哲三,在研究報告中曾表示,南烘圳,開鑿於清道光六年(西元一八二六年);開鑿人是「北投蕃羅打朗等」。且,清光緒十四年三月,台灣知府「程起鶚」給埔里社通判的移文也有云:「道光年間,有土番在溪底堆石做埤,開一小圳,俗呼南烘圳」。 而這條水圳,因該埤地勢窪下,圳道不長,灌溉南隅田百餘甲。」又,據日人在昭和九年的調查,在清道光年間開鑿的尚有珠子山圳、茄苳腳圳,在清咸豐年間開鑿的有大媽鄰圳、烏牛欄溪圳、北烘圳、守城份圳、東螺圳等,所以南烘圳算是知名的埔里灌溉水圳之首。 只是,台灣地區自去年開始,大地已「乾旱」很多時日,政府因而大力倡導「節約用水」,進一步更對灌溉用水也實施輪灌,而南烘圳已在今年的三月十六日起實施,所以要再看到這條水圳恢復水流滾滾,可能要等等了;若想回憶南烘圳的滾滾水流的浩瀚景象,則前往該圳的圳壁,看看那幾張「水深危險‧請勿靠近」的警示牌,至少可以「聊表」一下「圳水滾滾的「心意」。 圖左:埔里鎮南烘圳,旱象十足,輪灌實施期,會出現「圳內一滴水皆無」的乾涸。(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攝) 圖右:南烘圳往日滾滾水流已消失,看著圳壁上的「水深危險」警示牌,特別諷刺。(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