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4/30
Tuesday
11:38

張嘉郡:取消硬質玉米收購上限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5.03.17
雲林地區近來推廣硬質玉米栽種有成,契作面積由102年度的159公頃大幅成長為103年度的541公頃。為增加農民收益,立委張嘉郡要求農委會能於104年二期取消契作玉米每公頃5400公斤之收購上限,以提高農民栽種意願,並達到活化農地之效。 張嘉郡表示,國內每年進口硬質玉米約四百萬公噸,國產硬質玉米年產量卻只有約三萬公噸。 由於國內硬質玉米不僅可以作為飼料,也可提供食品加工廠使用,加上民國100年休耕農地期作面積達二十萬公頃,因此近年來農委會積極推動「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將契作硬質玉米列為重要進口替代推廣作物之一,而雲林硬質玉米栽面積也從102年2期的159公頃,大幅成長至103年2期541公頃,其中又以海線地區栽種面積成長最多。 張嘉郡指出、現今農委會正對103年2期的農民提供每期作每公頃4.5萬之補貼金,以及每公斤2元的烘乾費,另輔導中華民國農會以每公斤9元契作收購,每公頃收購5400公斤,超過之公斤數則以銷售加權平均價收購。 由於近來不少雲林農民向張嘉郡立委陳情反應有意投入硬質玉米栽種行列,但農委會採取收購上限讓農民無穩定收益,使得農民面臨持續休耕與栽種之兩難局面。 為考量雲林104年度二期硬質預米栽種面積將持續成長,並為維護農民收益及配合政府土地活化政策,立委張嘉郡要求農委會在104年二期收購硬質玉米時,能取消每公頃5400公斤之收購上限,改為全數收購農民的硬質玉米,以有效提升國產糧食自給率,並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張嘉郡也提醒農民,由於硬質玉米契作農委會每公頃補貼近6萬元,較農民休耕補助每公頃三萬二千元至三萬七千元的價格來得高,104年第二期的種植登記作業預計在今年7月16日至8月17日於農會進行,有意栽種的農民要記得於上開時間進行登記,她也將持續向中央爭取各項補貼,以維護雲林農民的權益。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