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8
Saturday
02:17

中市財政數字好看更可看出實際建設成果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4.09.26
縣市合併以來,台中市公共債務及潛藏債務已減少一百三十三億元,實質總負債長期居五都最低;公債法修正後,每年可舉債額度約一百九十億元,都用在如防洪治水、大眾捷運、BRT、老舊校舍改建等迫切需要,或是建設後能回收賺錢的工程。 而市府透過市地重劃,四年來共為市庫挹注一百七十六億元,正在開發的大宅門特區,也預估可創八百億元盈餘,屆時不但可清償合併前債務六百多億元,剩餘還可繼續投入其他重大建設。 對於有立委批評市府財政「只是數字好看」、「全都是賣土地及舉債而來」,財政局於二十六日表示,市府在五都中的財政數字不只好看,更會說明事實,縣市合併前,九十九年度實質總負債達六百二十八億元,至今年六月底已降為四百九十五億元,減少債務一百三十三億元。 依財政部公布資料,截至今年七月底止,台北市實質總負債一千五百八十五億元、新北市九百九十億元、台中市四百九十六億元、台南市六百四十四億元、高雄市二千四百四十七億元,可輕易比較出台中市實質總負債為五都最低。 財政局長李錦娥表示,縣市合併後,二百七十多萬市民都期待台中市更加繁榮,因此市府積極籌措財源,一○○年度總預算一千零二十九億元,比合併前縣市合計九百二十一億元多一百零八億元。 一○一年度增加為一千零六十九億元,去年度一千零七十六億元,今年度一千一百一十九億元,可見預算逐年穩定成長,也代表市府開拓財源有道。 而依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標案管理一百萬元以上工程,一○○年一月一日起至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台中市政府已完工的工程有三千八百六十七件,金額三百二十億元,尚在進行的工程有五百三十六件,金額高達六百六十八億元。 社會福利原台中市較優的就比照台中市,原台中縣較優的就比照台中縣,這些成績都可證明市府在財政穩定的基礎下,積極推動各項建設,提升人民福利。 台中市的財政優良,也獲得中央好評,財政部辦理「地方政府財政業務輔導方案」考核,台中市一○一年度總成績榮獲全國第二名,今年四月商業周刊也以四個企業財務經營為指標,測量地方財政的良窳,公布「二十縣市財政昏迷指數評比大調查」,台中市財政列為「追蹤觀察區」,評為全國第二佳。 李錦娥表示,公債法修正通過後,台中市僅增加約六百億元舉債空間,每年可舉債額度約一百九十億元,為了穩健財政,市府都用在像是防洪治水、大眾捷運、BRT、老舊校舍改建等民眾迫切需要的建設,或是投入經費後能回收賺錢的工程。 至於所謂「賣土地」的說法,財政局表示,市府以市地重劃、區段徵收及運用平均地權基金等政策,有效開發與利用土地,帶動市民、巿府、地主等多贏局面,大家都獲利,像是七期市地重劃開發,市府先舉債投資四十六億元,抵費地出售後,創造高達三百億餘元的財政盈餘,收益是投資的六倍。 而十二期市地重劃結算盈餘約三十三億元,廍子及太平新光區段徵收預估盈餘合計約有一百五十億元,總計一○○至一○三年度市府透過平均地權基金陸續為市庫挹注二十億元、五十三億元、六十五億元及三十八億元,合計一百七十六億元。 財政局表示,目前正在推動中的大宅門特區計畫(水湳區段徵收),預估盈餘約八百億元,不但可清償合併時承擔的債務六百多億元,更可用在其他重大建設上,造福全體市民,市府有效開發與利用土地,是有利於台中發展的施政成果,豈能簡化為「賣土地」?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