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4/29
Monday
13:52

超音波輔助神經阻斷免於術後脹氣疼痛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3.07.21
目前的手術為了縮小傷口、縮短術後病患恢復時間,多以「微創」或「腹腔鏡」為標的,但即使術後傷口再小,病患還是免不了疼痛的折磨。許多研究指出,疼痛不利於病患術後恢復。 疼痛不利術後恢復的原因,包括術後移動身體、深呼吸或咳嗽會造成傷口疼痛加劇,許多病人因而不敢動或咳嗽,容易導致肺泡塌陷、痰液滯留、增加肺炎併發症的發生率。 另外,疼痛也會使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導致心跳變快、血壓升高、周邊血管阻力上升等生理變化,會讓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得發生心肌缺氧或心肌梗塞的風險變高,因為怕痛而不敢活動的病人,也會增加深層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的發生率。 術後疼痛造成的交感神經系統興奮,也會使腸胃道蠕動變慢及尿液滯留。 其次,手術的刺激和術後的疼痛也會使壓力賀爾蒙濃度增加,造成血糖上升、血液凝集和蛋白質崩解增強,使得傷口癒合變差。 罹患癌症要開刀已經很讓人鬱悶了,開完刀還要忍受好幾天腸胃脹氣以及傷口疼痛的不適,對病患或家屬來說,都要承受相當的心理煎熬。而這些術後疼痛的影響,都是可以藉由適當的止痛處置來降低。 利用超音波導引的術後止痛新技術優於目前常用的止痛方式。強調的是針對手術部位的止痛。超音波導引的術後止痛比起傳統的肌肉或靜脈注射止痛藥,不會有頭暈、噁心嘔吐、皮膚癢、影響腸胃蠕動等全身性的副作用。 且不會造成硬脊膜外注射止痛方式產生的解尿困難與下肢的感覺及行動異常,為了解緩病患術後的疼痛、提高手術滿意度,目的高醫麻醉科已經將超音波導引技術應用在多項手術中,並有良好的反應。 以胃腸外科的大腸癌手術為例,腹橫肌平面神經阻滯可以有效降低術後的疼痛程度,讓病患儘早開始活動,又不會有系統性的副作用。高醫麻醉科在這項技術的應用上,不但讓術後病患滿意度高,外科醫師也深為肯定病人的恢復速度及降低副作用。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