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6
Thursday
19:49

陸委會替台灣服務業搶中國商機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3.07.10
「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高雄市鄉親座談會10日登場。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張顯耀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ECFA完整版圖的一部分,為臺灣服務業拓展中國市場搶先商機,高雄港都更是利多。 張顯耀表示,協議生效後,政府對可能的衝擊,建立事前審查、事後查處、受損救濟等配套;臺灣貿易將更自由化、國際化;尤其臺灣服務業發展程度高,面對開放,臺灣經濟體質更好,國際競爭力更上層樓,各方條件不錯的高雄將更蒙其利。 座談會在高雄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林清強、陸委會企劃處長楊家駿、文教處長華士傑、經濟處副處長葉凱萍及各相關公會、協會等代表與會,氣氛熱絡。林清強表示,服貿協議引發許多負面批評,但就如簽訂ECFA時也有不少批判,結果証明之前批判會有的情況多沒有發生;目前批判服貿協議的負面說法實太超過。 高雄市中藥公會理事長謝慶堂質疑指台灣中藥產業九成都由中國進口,陸資藉原產地優勢,並享出口退稅5%以上優惠,台灣中藥產業多屬小企業,屆時勢將被排擠而衰退。 張顯耀指出,政府98年6月僅開放陸資來台投資中藥批發業,並未開放中藥零售業,服貿協議還是只開放中藥批發業,陸資企業只能將中藥材直接銷售給台灣中藥行。事實至今年五月底陸資來台投資中藥批發僅二家,並無重大負面影響。但協議設有「緊急磋商」機制,如確有負面影響,將與中國方面磋商解決方案。 張顯耀表示,服貿協議6大效益是:拓展中國市場、減少進入大陸的「潛規則」障礙、吸引外來投資、陸資來臺防衛有機制,風險有配套、創造就業機會、打造臺灣國際競爭力。 張顯耀亦表示,服貿協議不開放中國勞工、有職業證照人員來臺工作。只開放中國資金、少數董事等負責人和白領管理人來臺,人數上限且投資門檻600萬臺幣才能有人來。同時陸資企業陸籍人員只有短期入臺證,無工作證,也不會拿到臺灣身分證。 目前已開放陸資來臺投資161項服務業,因臺灣服務精緻等因素,並未發生全面攻佔臺灣服務市場情形。服貿協議中,我方開放64項,其中27項原已開放,只新增37項行業,部分中小企業產業,政府考慮業界的擔憂,已審慎評估。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