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05
Sunday
14:34

小心痛風性腎病變變成急性腎衰竭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3.03.14
一位51歲男性病患有痛風已10多年,但是並未規則性治療,94年初發現血清尿素氮/肌酸酐分別為24.3 mg/dl及1.53mg/dl,已呈現腎臟功能受損。但是因為沒有造成生活上的不便,所以不以為意。95年發現有右腎萎縮,但未進一步追查萎縮原因所以也未做任何處置。患者至99年9月初所驗之血清尿素氮/肌酸酐已上升至29.1 mg/dl及2.2 mg/dl,顯示腎功能更加惡化。 同年9月底因跌倒,在外院求治,醫師給予止痛劑服用,病患覺得十分不舒服;10月中忽然發生左側疼痛而再至醫院就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左腎水腎變化,肌酸酐(8.33)及尿酸(16.3)、鈣(7.9),經治療後症狀及檢驗數值未見改善,甚至更惡化。 於是至高雄醫學院腎臟內科就診,主訴全身不舒服、左側腰部反覆疼痛、尿量減少,外院檢驗數值呈現腎功能嚴重受損,血清尿素氮與肌酸酐高達136.8 mg/dl(正常值範圍:5-20 mg/dl)及/21.6 mg/dl(正常值範圍:0.5-1.5 mg/dl),尿酸值超高達19.2 mg/dl(正常值範圍:3-7 mg/dl)。 經過檢查,被診斷為輸尿管阻塞引起之急性腎衰竭,在腎臟科與泌尿科共同醫療,以「經皮腎臟造瘻術」引流尿液改善腎水腫與腎衰竭,再以膀胱鏡執行輸尿管碎石術,解決輸尿管結石,並放置暫時性的輸尿管導管,內科醫治體液與電解質酸鹼平衡醫療,於是腎功能很快改善。 病人並未接受透析,急性腎衰竭狀態解除,幾個月後移除輸尿管導管,經兩年半的治療,高尿酸已獲控制,腎臟功能亦已改善而趨於穩定,目前病人在「慢性腎臟病」照護下持續追蹤。這種情形最可能是尿酸結石導致,另外加上止痛劑(非類固醇抗炎藥)的使用,更促成急性腎傷害。 腎臟內科主治醫師 黃尚志表示,「急性腎衰竭」是腎功能在幾小時到幾天內發生急速下降的狀況,依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名稱,但現在通稱為「急性腎傷害」。 急性腎傷害原因眾多,可大略分為:血行動力變化、藥物傷害、尿路阻塞等類型。血行動力變化引起腎功能受損的情況,例如休克、體液流失、心臟衰竭、敗血症等;而藥物傷害則是以非類固醇抗炎藥、顯影劑、抗生素等為常見;尿路阻塞可發生於結石、腫瘤、膀胱病變、或前列腺肥大等疾病。這些若發生於原本腎功能不好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則可能惡化至尿毒症而需接受透析。 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尚志表示,急性腎傷害亦常發生於原本有系統性疾病的病人,而加重疾病的嚴重度造成死亡。一般發生急性腎傷害狀況,約有40%腎功能會恢復、10%會惡化並進行到需要透析的階段、其餘一半病人腎功能只能部分恢復,停留於「慢性腎臟病」狀態。由於有完全或部分復原機會,臨床上非常重視可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更強調要避免發生,因此要注意可能造成「急性腎傷害」的種種狀況。 每年3月第二個禮拜四為世界腎臟日,今年活動主軸以宣導「避免與預防急性腎傷害」為主題。台灣腎臟日與世界腎臟日活動已經開跑,高雄場將於3月16日在高雄文化中心舉行,有各項園遊會活動與衛教遊戲。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