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3
Monday
12:00

奇美部落無毒紅豆打開知名度

台灣新聞網記者吳怡萱/花蓮報導
2013.03.14
3月,海岸山脈及秀姑巒溪交界的水梯田剛插完秧,世居於此的奇美部落族人,未停下腳步,緊接著籌畫接踵而來的泛舟季節,繁雜的事務將使得族人全部動起來。無毒飽滿的紅豆早已賣完,至今仍有人問能不能買到紅豆,無毒種出飽滿的紅豆一炮而紅,使得奇美的農業優勢一夕得見。但是誰知道除了傳承百年的農業外,奇美還有更多新鮮事。 奇美部落去(2012)年以1分地無農藥化肥耕種出來的水稻,全交給農委會水保局,碾出上百公斤的「忘憂榖」(米),並由水保局設計包裝大放異彩,一向負責水土保持業務的單位,也輔導出友善環境兼具文化傳承的米。 海岸山脈純淨的水源,沿著先人建造的水圳,豐潤部落的水稻田,水稻養活數代的奇美人,稻米收割的氣味還存留在5、60歲族人的記憶。一場颱風先是打壞水圳,加上年久失修水路逐漸崩壞,加上瑞港公路開通,人口外移,部落也無力修復,種種因素,水田一荒廢就是數十年。去年經由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申請農委會農村再生的培根計畫,得以修復水圳,水梯田風華再生。 「忘憂榖」是由協會討論後決定的名字,在三面環山的谷地生產的稻米,讓族人懷抱希望,也希望吃的人忘卻憂傷感受到土地的脈動。 1月陸續出產的紅豆,光是靠零售就銷售一空,無農藥的紅豆,供不應求。這次經驗,讓族人信心大增,工班今年9月預計下4分地,全數零售。原來種紅豆的1分地,緊接著種植小米,族人嘗試著把小米種回來釀酒。勇於突破嘗試的精神,一點一滴恢復傳統生產方式,創造優質的糧食作物,也打造奇美部落品牌。 紅豆的成功,讓很多族人躍躍欲試。這次由農改場提供的紅豆種原只用了一半,另一半留著今年種植,也從上一批留下優質的種原。有族人買了紅豆是為了種植,蔣媽認為這是好事。目前所有的耕種面積很有限,約1甲多地,透過各種作物種植成功的經驗,最重要的是鼓勵族人糧食生產也能如此,藉此帶動整各部落都加入無毒生產。 除了紅豆和小米,下個月即將收成的綠豆,已被台中某位醫師訂購一空。據了解,這位醫師因為練氣功,對於作物的品質要求很高,看中奇美與世隔絕、封閉而不受污染的環境,又不使用農藥化肥,才做此決定。種植5分地的花生同樣是契作,零售買不到。而生態旅遊風味餐所使用的南瓜也是由工班種出來的,必須到當地一遊才有機會品嘗。 想到奇美部落遊賞,不妨考慮參加部落的Tatadok(達達鹿)之旅。4月春光明媚好天氣,預告著泛舟季節開始。位於秀姑巒溪泛舟的中繼站,奇美部落推出部落特色行程Tatadok之旅。有別於台灣泛舟講求驚險刺激,Tatadok則是不趕路,沿路走走停停,讓部落族人帶著遊客穿過時光隧道,訴說秀姑巒溪沿岸,奇美部落的古老故事的行腳。 Tatadok阿美語是「順流而下」的意思,吳明季說,奇美部落族人對秀姑巒溪的情感是在秀姑巒溪的懷抱中,聽溪水、風、海岸山脈的呢喃,讓陽光輕拂過臉龐,或是盡情的跳入溪水中,靜靜的享受大山、大河的話語,盡情嬉戲。 奇美橋下的將軍帽是奇美人的氣象石,每年颱風過後秀姑巒溪都會改道,氣象石每年露出沙灘的高度不一樣,露出太多今年會旱災,露出太少今年會做大水,露出剛剛好今年會風調雨順。Tatadok除了跟著阿美族勇士體驗撒網捕魚的樂趣之餘,遊客將學到更多奇美智慧。 吳明季表示,4月族人開始「衝」泛舟的收入,協會希望以此收入來平衡農業收入。泛舟季節只有幾個月時間,和農忙季節正好可以銜接,這些努力,要讓族人得以在山谷生根安居。奇美部落8年來持續部落營造,逐漸讓社會大眾有感,部落族人的動力與努力以及奇美無比的景觀,水保局也選定此地拍攝微電影,打開奇美部落的知名度,獨領風騷。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