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7
Friday
08:19

冰原巨獸-長毛象特展

記者李華庭/嘉義報導
2008.05.31
「冰原巨獸-長毛象特展」今(31)日起至7月5日在市立博物館1樓大廳展出,文化局上午10時在大廳舉行開幕式,市長黃敏惠頒贈感謝狀,感謝國立台灣台灣博物館出借館藏的長毛象全隻骨骼標本,希望經由這次特展,民眾可了解,世界體型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曾於在我們生存的土地上所留下的痕跡。 開場序幕由復國幼稚園小朋友進行太鼓表演,成大地球科學系鐘廣吉教授現場並為民眾導覽解說。國立台灣台灣博物館館長蕭宗煌、市議員傅大偉、陳幸枝等人到場觀賞。 黃市長致詞表示,此次展出要特別感謝財團法人榮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王玉珍女士慷慨捐贈本展品及台南縣政府文化處、成大地球科學系借展之標本化石,讓此次展出內容更加豐富。藉此展覽,民眾能了解當今世界體型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曾於我們生存的這片土地上所留下的痕跡,同時,特展呈現出的時空變異與地理發展史,可以擴展觀者人生觀與宇宙觀。 文化局指出,長毛象骨骼標本來自西伯利亞北部俄羅斯聯邦的薩哈(Sakha)共和國,長3.85m×寬1.1m×高2.04m,體重約1.5至2噸,雌性,年齡約20~25歲,生存年代估計為13萬5千到1萬1千年前。如同世界各地出土的長毛象骨骼,這隻出土時也不是完整的一隻,而是由不同的個體拼湊而成,目的是希望大眾透過此完整的骨架,能更親近此史前巨獸,了解長毛象實際形體的龐大和生前的模樣。 長毛象屬名Mammuthus(猛獁象屬),源自於俄羅斯的古字mammut,意思是地下潛伏的事物,因為所有長毛象在被發現時,都已死亡並半埋於土中,體型和現代的非洲象相似,但具有一身的長毛,頭部前額高聳,門齒捲曲呈纏繞狀,臼齒齒板數較多且密集等主要特徵,為草食性的動物,大約出現在400萬年前的非洲。 猛獁象有很多種類,北方型的猛獁象,體型比較巨大,有的肩高約可達4公尺半以上,南方型的猛獁象體型較小,如臺灣猛獁象的肩高可能只有3公尺。亞洲象、非洲象及猛獁象,在更新世(10萬到1萬年前)時3種大象都同時存在,但猛獁象在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時(約1萬2千到9千年前)神秘的從地球消失滅絕了。 滅絕的原因大概有兩種推斷,其一是因冰河時期結束,氣候遽然的變化使得棲息地環境的改變等,雙重的變化讓牠們無法適應而滅絕;其二是人類的過度獵殺使得猛獁象消失。 另一個折衷的說法,認為因氣候的劇變使得長毛象瀕臨絕種,而人類的獵捕,讓僅存的一些巨獸走入了歷史,而造成了長毛象的滅絕。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