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6
Thursday
12:36

訪古知新.社區行腳

記者楊清森/屏東報導
2008.05.22
「想知道下淡水溪鐵橋,是怎樣建成的嗎?」「130年前的人又如何營造全台聞名的恆春古城?」今年是屏東縣古蹟年,文化處於22日招開記者會,自6月起至10月,策劃「訪古知新、社區行腳」活動,期盼藉由學校的教學及社區導覽參與及瞭解古蹟的修復過程,並透過匠師操作、解說,與民眾自身的體驗互動,為社區成長灑下文化傳承的種子,也讓屏東的縣民印記分享以前、現在、未來的空間回憶。 屏東縣長曹啟鴻蒞臨現場表示,此次活動地點選定屏東最有特色的下淡水溪鐵橋、恆春古城、蕭氏家廟等三個屏東人最引以為傲的重要的古蹟作導覽,如恆春古城回想起當年沈保楨為抵禦外侮的歷史;每次因公北上,回屏東時,看到的就是下淡水溪鐵橋,其返鄉情怯的情感由然而生;蕭氏家廟歷史建築始建於清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崇蘭蕭家開基距今二百八十六年,蕭氏家族可為一部屏東開發的見證史。 現場麟落國小的小朋友現場展示,他們精心製作的鐵橋模型,還擺上蕭氏家廟美麗的磚瓦,這些文化資產也象徵出這其建築的精美與文化的精神,更流露出清朝、日治以至民國移至台灣所散發的光輝。 屏東縣目前有18處古蹟,20處歷史建築,為拉近古蹟與在地民眾的距離,為使在地民眾了解古蹟生命演變,與社區族群生活歷史脈絡的關係,且今年正值屏東縣多處古蹟及歷史建築同時展開修復,在此時舉辦這項活動,讓專家講解典故,請匠師操作工法,可讓參與者體會在古蹟的修復過程中的困難與重要性。 在「鐵橋生命禮讚」活動方面,除導覽外、還包含鐵橋模型的工藝教學,參與者可以藉此了解鐵橋的構造,自己亦可親身製作一個有亮片及鋁線的鐵橋模型,該活動報名截止日為6月6日。古蹟也是一個地方歷史人物事蹟的證據,是民族文化的表現,具有地方性及時間性,因時間和地區的不同,其形態風格各異,其所蘊含的歷史價值也各有不同的意義。歡迎古蹟愛好者共同參與,探索文化資產世界的奧秘。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