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0
Friday
18:24

台東-九降風起兮鷹飛揚媲美墾丁

台灣新聞網記者吳怡萱/台東報導
2012.08.16
台東縣政府表示,蔡乙榮技士從事猛禽遷徙研究30年,是台灣猛禽調查、數鷹觀的鼻祖,南台灣候鳥保育先鋒,為保育工作甘願放棄升官與舒服的辦公室,候鳥遷徙期間,每日頂著寒風烈日,摸黑騎著老機車、忍受寒露浸濕衣褲與孤獨到凌宵亭等待送別鷹群,他觀察到許多書上没有的智慧,練就獨步的數鷹功夫,與不藏私的胸襟,與我們分享,歡迎來聆聽,給予掌聲肯定他對生態保育的執著與貢獻。 9月高緯度逐漸變冷,大地冰封,食物變少;晝短夜長日照時間改變,刺激鳥類下視丘分泌釋放激素,刺激腦垂腺分泌生殖腺激素,生殖腺漸趨發達,分泌出性激素引發鳥類遷徙的衝動,食慾大為提高不停的進食,體內儲存脂肪體重增加,變得好動,平常有領域極強的禽遷,在這個階段也會變得好交際,聚集成群準備遷徙。 在物競天澤的自然法則下,較弱的陸鳥會在遷徙的過程中遭到淘汰死亡,只有強健的鳥能到達目的地,可得到演化和遺傳的利益。台灣位於太平洋島弧中間,猛禽、候鳥南遷、北返中途站,9月赤腹鷹拉起序幕,10月灰面鷲(國慶鳥)謝幕,燕隼、遊隼、紅隼、魚鷹、蜂鷹、日本松雀鷹等罕見猛禽,結伴飛渡重洋,每年時序秋未趁東北風南下,飛臨台灣短暫休息,繼續飛向赤道雨林渡冬。 中春及春未趁東南風北返,飛臨台灣短暫休息,返回高緯度棲地繁殖,年復一年不間斷,造就耳熟能詳的鷹揚墾丁、八掛山。台東得天獨厚是猛禽遷徙必經的線路,9月開始赤腹鷹趁東北季風,沿琉球群島跳島南下,從宜蘭、花蓮進入台灣,順花東蹤谷藉氣流飛到墾丁集結,暫時休息準備出海飛往南洋雨林,每天隨時可見起鷹、落鷹、鷹球及鷹河。 10月的灰面鷲(國慶鳥)由日本宮古群島飛蘭嶼過夜,黎明破曉起飛菲律賓巴丹島,跳島飛赤道雨林渡冬;清明節附近北返經菲律賓巴丹島飛到蘭嶼過夜,黎明破曉起飛日本宮古群島,跳島飛回北海道繁殖下一代。知本樂山、蘭嶼鷹況足可媲美墾丁,只是未引起目光聚焦行銷觀光,讓墾丁、八掛山獨佔鰲頭。 台東縣野鳥學會今年克服困難,9月、10月期間調查經過台東猛禽種類、數量、高峰出現日期及時間,為台東觀光掖注賣點,每日7時至16時義工輪流在知本樂山觀察記錄鷹訊。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