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9
Sunday
16:41

臺東協助地方調配收穫機建立農機代耕

台灣新聞網記者吳怡萱/台東報導
2012.06.26
臺東縣政府表示,媒體報導「借不到割稻機老農自殺獲救」,農糧署除派員前往關心慰問,也已協調雲林縣政府調運收穫機及搬運車,於田區積水不利機器作業狀況解除後,即可協助該農友完成收割及運送稻穀。 農糧署表示,今年1期稻作由於氣候因素,導致收穫機需求在短期內突然暴增,農糧署除了積極協助地方調配收穫機外,將提供農機代耕資訊聯繫網絡,期透過更機動的訊息流通,使縣巿政府農機調度更為便捷,提升稻作收割效率。 農糧署指出,雲嘉南地區一期稻作遇多日連續豪雨與颱風,影響水稻收穫進度,加上部分稻株倒伏,更降低收穫機效率,致原本足夠全國需求的2,042台水稻收穫機,雖經農糧署協助地方政府全力調度,仍無法滿足農友短期迫切需求,該署將持續協助地方單位加強調配,並對部分倒伏嚴重不易收穫田區,協調業者勉力收穫,減輕農友損失。 農糧署說明,為協助各縣市政府迅速調度收穫機,已經彙整國內近年領有水稻聯合收穫機農機使用證共計2,042台之農民及代耕業者資料,並提供給各縣市政府農業局,用以輔導各鄉鎮公所及農會,掌握轄內人力及機械資源,配合農友稻田區分布,就地迅速調度使用,協助農民順利收穫水稻。 農糧署表示,國內農業大多小農經營,不適合自購大型農機具,致農機代耕作業模式自80年代起開始興盛,且運作順利,有效紓解農友耕作需求,尤其水稻栽培已全面機械化,但目前代耕業者大都屬獨立的代耕戶,代耕作業仰賴地緣關係或當地仲介農友協助調配,未來有必要協助輔導成立代耕作業服務資訊網路,以提升作業效率,降低成本。 農糧署進一步說明,雲林縣本期稻作面積29,623公頃,發生倒伏者有4,073公頃,發生率14%,也就是大部分稻田未發生倒伏,經觀察農民為提高產量,過度施用肥料,導致稻株密集,稻桿相對脆弱,遇風雨容易倒伏。該署呼籲農民接受各區農業改良場(所)專家輔導,遵守合理化施肥,多使用有機肥及減少氮肥之施用,不但可降低水稻倒伏的風險,也可達「省本多利」之效果。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