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20
Monday
19:55

十月大女嬰誤吞平安符 平安挾出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臺中報導
2011.10.26
台中市一名十個月大的女嬰日前將媽媽的手機吊飾吞進肚裡,女嬰哭叫不停,媽媽連忙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求救。經X光檢查隨即在女嬰胃裡找到吊飾,可惜尺寸太大,醫師研判不易從腸道排出,決定動用上消化道內視鏡取出,取出後發現吊飾是媽祖神像護身符,也許是媽祖保佑,手術過程十分順利。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腸胃科主任陳安琪說,嬰幼兒誤食異物的案例不勝枚舉,內容更是五花八門,硬幣、電池、藥錠、鈕扣、零件、果核,可說無奇不有。 嬰幼兒約莫從四個月開始進入口腔期,到三歲以前,都是透過觸摸和品嚐來累積經驗,或是滿足安全感。這段期間,居家環境的整潔和安全特別重要,玩具也要用心選擇。 主任陳安琪表示,誤食案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該院因應需求,決定開闢小兒腸胃科專用手術室,配置專屬的小兒麻醉科醫師,以期孩童能在無痛無懼的狀態下,完成腸胃道檢查與治療。 這項廿四小時會診和緊急處置的服務,僅去年就處理了10件案例,今年至目前也有14件,已是中部地區最大量。 雖然現今的醫療水準足以處理這類意外,照顧者現場當下的反應也很重要。陳安琪建議,新手爸媽最好學會哈姆立克急救法,一歲以上幼兒氣管阻塞時,應該站在背後,雙手放在寶寶胸骨和肚臍之間,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頭,用力收緊擠按,持續幾次直到異物排出。 至於一歲以下則用倒提法,讓寶寶正反面輪流趴在大人膝蓋上,以拍背及指壓方式,協助咳出異物,切忌倒吊拍打以免傷害脊椎。 陳安琪說,若寶寶還能說話發聲,異物多半是卡在食道,儘速送醫即可。而不管卡在氣管或食道,胡亂催吐或猛挖喉嚨都會讓情況更糟,值得注意。 圖說:醫師陳安琪展示女醫吞下的吊飾護身符。(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