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9
Sunday
04:59

不怕「塑」!臺北推廣米食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11.06.14
臺北市政府表示,近日以來,民眾聞「塑」色變,臺北市長郝龍斌14日鄭重推薦市民健康的新選擇-自然米食,推廣自然的臺灣米。郝龍斌宣佈,臺北市即將舉辦的「第一屆臺北米食大賞」,將與高科技合作研發,並與臺灣農業縣市合作,讓臺灣好米更精緻化,並讓米食文化不僅在臺北發揚光大,也在臺北成為「美食之都」時,成為臺北美食重要的文化內涵。 臺北市14日市政會議後記者會以「自然米食不怕『塑』,今夏臺北follw『米』」為主題,宣傳「第一屆臺北米食大賞」,現場由「米lady」端上茶香滷肉飯、古早味油飯、炒飯、炒米粉、粽子、紅龜粿、碗粿、壽司、蘿蔔糕、麻糬、米香,及米麵包、米蛋糕等米製品,讓記者會現場香氣四溢。 有營養學專業的臺北市長郝龍斌致詞時表示,現在大家都在擔心塑化劑和營養過剩,其實,稻米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含有纖維素、維他命、礦物質,脂肪則在2%以下,因此,米食就是最好的健康食品。 郝龍斌指出,臺灣人每人每年白米消費量從民國70年的98公斤,下降到現在只有48公斤,減少一半以上,因此他大力呼籲提倡米食,一方面是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另一方面則能夠幫助臺灣的農業發展。 由於臺北市正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美食之都」認證,郝龍斌也期許,臺北市「第一屆臺北米食大賞」,能夠繼「臺北牛肉麵節」、「鳳梨酥文化節」之外,更進一步讓臺灣米食更精緻化;尤其,滿桌傳統美食,都是以臺灣米製成,可見得米可以做成正餐、小吃、甜點、點心,變化非常多。 郝龍斌表示,臺北市未來舉辦米食大賞時,將會和中南部農業縣市的農會合作,並透過臺大、中研院等單位,共同研究如何改良臺灣米;他表示,臺灣的農業科技本來就是世界首屈一指,他希望從高科技的稻米改良,到與地方農會合作,讓臺灣好米能在臺北市產生美好的米食產品,讓大家來享用。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