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4/27
Saturday
00:15

看見環保種子在藝術沃土裡萌芽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10.12.23
臺北市誕生了非常不一樣的教室,在這間教室裡時時刻刻都充滿著學習的驚嘆號。每件回收的資源垃圾,經過這間教室裡師生的創意,原本被丟棄的垃圾,竟然變身成令人驚艷的藝術品,美美的佈置在校園裡。走到玉成國小,立刻就會被一隻「最美的乳牛」所吸引,黑白相間的牛頭牛身牛腳,竟然都是廢棄的課桌椅組合彩妝而成;再看到志清國小綠綠的校園裡,佇立著一朵朵「希望向日葵」,更是由回收的保特瓶和泡棉變身來的。這間間充滿孩子創意的教室,是北市從97學年度開始創設的「環保藝術教室」,一點一滴孕育著北市學童環保、藝術和創造的能力。 歷經2年播灑環保藝術種子的努力,31所環保藝術種子學校,近200位師生,在濱江國小班群教室裡,辦理了「看見種子萌芽」的教學成果展。康宗虎局長將和小環保藝術家們,共享創作的故事與難能可貴的藝術作品。 環保藝術教室的構想,來自於校園空間活化的需求,但這間教室的經營模式,和過往重視教室硬體設備的充實,有著極大的不同。環保藝術教室重視與學校課程緊密連結,完全從學生的學習歷程出發,以資源回收物為素材,教師透過引導學童覺察環保課題、構思創作點子、實地進行創作及分享創作心得的過程,一步步引發學童的創造力。換言之,環保藝術教室不僅是孩子創作的基地,更是收集與陳列孩子藝術作品的空間,不需要龐大的經費,就能把「環保、藝術與創意」的種子,植入孩子心裡的活化空間。 環保藝術教室的推動,走著紮根的模式,也就是不以大額的經費補助來吸引學校投入,改以價值引領的方式,透過清楚的理念論述、明確的策略分享、簡易的成果展現等歷程,贏得學校的認同,自願提出申請加入環保藝術教室種子學校的行列。二年來,已經有31所學校成為種子學校,超過200名以上的教師成功轉化美勞課教學模式,發展創意的環保藝術創作點子,更有510名國小學童獲得小環保藝術家紀念狀的獎勵。 一股重視「環保、藝術與創意」的學習風潮,正在小學現場蓬勃發展,環保藝術逐漸成為種子學校的品牌特色,例如華江國小的雁鴨羽毛藝術、文化國小的玻璃藝術、古亭國小的紙藝術、劍潭國小的環保集體創作藝術等,都已經成為學校非常重要的品牌資產。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