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9
Sunday
19:34

蒙古家扶中心扶助超過6千貧童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10.10.18
家扶基金會在海外成立第一個蒙古分事務所六年來,受助孩子的心聲。 從2004年開始家扶基金會匯集國人的愛心,運用社工專業模式並結合當地生活文化,成功在蒙古推展弱勢兒童的國際救援服務,目前已扶助超過六千名蒙古貧童,其中近一千五百名兒童已經成長自立,更幫助二千一百戶以上的貧困家庭共度難關,這一切努力只希望能幫助國外貧童改變生命,看見希望。 家扶基金會董事長林柏榕表示,家扶在蒙古開辦直接服務已邁入第六個年頭,從最初的經濟扶助,擴展到社區扶助方案,讓服務成功普及更多貧困家庭與兒童。 家扶基金會自2004年帶著台灣家扶發展多年的社工專業理論及經驗,結合台灣國人認養的愛心,並與當地政府共同合作,搭建蒙古包、蓋供水站、建現代化衛浴設施、成立幼稚園以及家長的職業培訓班,2007年更運用蒙古包設置「台灣家扶村」來安置流浪家庭。 推展這些服務方案是希望能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生活照顧,孩子不會因為貧困而無法上學,家長重新學習進入社會的能力,脫離貧困的束縛,有能力馳騁於蒙古大草原,有信心恢復其能量與民族的熱情。 「家扶讓我找回自信,看見未來!」這是蒙古扶助媽媽其其格參加家扶村方案後,心中最大的感念。 其其格曾經染患肺結核後來雖然治癒,但是導致身體狀況不佳,無法穩定工作,與兩個孩子因沒有自己的住所,常常輪流在親戚家居住,生活極為困苦。 2007年其其格帶著兩個孩子,入住家扶村展開全新的生活。她了解要從家扶村自立走出去一定要有長期穩定的工作,於是其其格在社工員的協助下,申請職業訓練與登記,開始在養雞場穩定工作。 2009年在蒙古家扶中心與區公所評估決議後,決定讓其其格一家三口自立搬出家扶村。她與孩子歡喜的帶著家扶基金會贈送給她們的禮物「蒙古包及傢俱」,開心的說:「真不敢相信,我真的靠自己的力量做到了,能給孩子一個安穩屬於自己的家,再也不用過著遊牧於親友的生活了」 單親家庭長大的11歲蒙古家扶兒格拉瑪,父親因病過世,母親獨自撫養她與兩名弟妹。格拉瑪曾患有急性腦膜炎,導致耳膜受傷聽力受損,在市場賣雜貨維生的媽媽為了籌措格拉瑪醫療費用,無力讓兩名弟妹繼續去學校念書,家境十分困苦。 在家扶社工員的協助下,現在格拉瑪受到良好的醫療照顧,也和弟妹一起重返學校繼續念書。 格拉瑪開心的說,「我會好好讀書,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而且家扶中心有一個好棒的書香教室,大家都好喜歡在那邊讀書,我們會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王明仁表示,我們規劃家扶村來協助流離失所的蒙古家庭有穩定的住所,建設供水站為數千名居民提供乾淨的飲用水,修建書香房以擴展蒙古兒童寒冬時的去處,家扶的國際救援服務,從提供國外認養,到後來透過家扶國際聯盟在菲律賓、越南等國家設置台灣認養專區,以及蒙古分事務所的設置,這除了是家扶歷史上第一所國外服務據點外,也代表兒童福利服務與國際接軌的新里程。蒙古,這個地理距離遙遠,心卻是如此靠近的國家,期盼更多人的愛心,讓家扶在蒙古扶幼工作能夠順利發展,大漠的兒童得以持續分享台灣之愛。 圖說:蒙古扶助家庭入住來自台灣善心人士贊助的蒙古包,居住在台灣家扶村,當受助家庭自立後及能帶著蒙古包的所有家當,離開獨立生活。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