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07
Tuesday
09:38

農試所研發分子標誌加速水稻抗蟲品種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10.10.06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表示,該所歷經多年之研究,已將野生稻抗褐飛蝨基因利用雜交育種方法,導入不抗蟲栽培品種育成中間親本,並用於改進良質米品種台農71號之褐飛蝨抵抗性,有助於減少栽培時農藥之施用量。 也進一步以分子生物技術獲得抗褐飛蝨基因有關的分子標誌,檢測效果可達90%以上,有助於提高水稻抗褐飛蝨的育種選拔效率。 農試所說,飛蝨類為水稻最重要之害蟲,其具有繁殖力強、世代短、單食性、對環境適應能力強等生物特性。 台灣地區有3種主要危害水稻的飛蝨害蟲,褐飛蝨(俗名:稻蝨、黑腳煙仔)是其中之一,尤其在二期作對水稻為害較嚴重,輕者引起植株黃化,影響稔實率。 嚴重危害致使稻株於短期內迅速枯萎倒伏,導致局部或大面積株枯死,稱之為「蝨燒」,幾乎全無產量;褐飛蝨除了直接危害外,並可媒介傳播水稻病害。 農試所說,近年來消費者對農藥使用與環境安全意識提昇,為了兼顧減少殺蟲劑使用及保障農民收益,農業試驗所不斷改進水稻品種的褐飛蝨抗性,並以現代化之分子生物技術標定抗褐飛蝨基因,可應用在抗性品種選育。 值得一提的是,農業試驗所於民國85年克服遠緣雜交之困難,將野生稻種Oryza nivara具有抗褐飛蝨的特性以雜交方法導入栽培種台農67號中,選育出近似栽培稻且抗褐飛蝨之中間親本852T034。 農業試驗所再利用852T034與台農71號(益全香米)雜交,經過10代培育,目前已建立199個穩定之系統(重組合自交系),部分系統在產量、品質或香味均與台農71號相近。 且經抗蟲性篩檢與DNA分子標誌分析,已獲得與褐飛蝨抗性基因相關性很高之分子標誌,有助於提高育種選拔效率,加速水稻抗蟲品種之育成。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