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7
Friday
17:12

人工溼地生態體驗之旅今落幕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09.10.26
臺北縣政府表示,從9月27日至10月25日,舉辦為期13梯次免費的人工溼地生態體驗之旅系列導覽行程在今天正式畫下句點。 活動期間共有超過五百位以上的民眾參與,已成功地藉由親身的體驗,讓民眾對人工溼地既可處理污水又兼具有教育、休憩等功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 環保局表示,舉辦人工溼地生態體驗目的是希望讓民眾藉著導覽解說與親身體驗,輕鬆了解人工溼地的價值和功能。 所以過程中,設計了讓民眾抓福壽螺協助消滅可能對生態造成危害的物種及捉泥鰍比賽的橋段。 環保局說,大漢溪新海三期人工溼地有別於其他溼地,規劃了8區的經濟作物區,仿農村的水田分別種植了稻米、皎白筍、空心菜、水芋、芡實、菱角、荷花、及龍骨瓣杏菜等水生作物,這不僅讓人想起一首歌,池塘裡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 但是目前新海三期人工溼地並沒有泥鰍,為了讓民眾喚起兒時的樂趣及農村生活的記憶,每次活動當日一大早工作人員就到市場採買新鮮的活泥鰍,讓民眾有實際體驗捉泥鰍的感覺,在捉泥鰍的現場除了看到大小朋友捉得不亦樂乎外,在旁的工作人員也一旁么喝著請民眾盡力的捉,因為民眾捉剩下的泥鰍,工作人員還要很辛苦的撈起來,場面著實熱鬧。 環保局說,96年起臺北縣在淡水河流域規劃施設了多處人工溼地場址,今年共可完成面積300公頃人工溼地、每日處理30萬噸市鎮污水,約是處理臺北縣1/4的生活污水量。 雖然這一次的溼地體驗活動已告一段落,有興趣想進一步認識溼地的朋友們,或可在車行經過大漢溪土城、板橋端的幾座橋樑由上游而下依序是城林橋、浮洲橋、鐵路橋、新海橋、大漢橋及華江橋時,探頭看看就會看到這些溼地。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