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13
Monday
14:19

蔡蔭棠百年特展8月1日展出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9.07.30
沒有學院科班包袱的藝術家蔡蔭棠,用生命燃燒創作,生平創作了油畫、水彩及素描等千餘件,8月1日至11月1日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城市意象.風景漫遊–蔡蔭棠百年特展」。 蔡蔭棠1909年出生於新竹縣新埔鎮,為新竹客籍人士,1917年入新埔公學校,六年級時開始和導師松尾壽治學習木炭畫與水彩畫。 1932年留學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經濟學部,1935年畢業;雖未進入專門的美術學校,然與藝術界密切接觸,早年受日籍教師南條博明啟蒙,師承日籍畫家鹽月桃甫,並常與陳進討論藝術,和張萬傳、陳德旺交誼深厚,彼此相互探研學習,促使他日後長期投入藝術創作。 蔡蔭棠既受到日本前衛藝術思潮的啟發,而後接觸歐洲最新的藝術思潮,如印象主義、野獸派和立體派等,戮力創作及探索美術,在東方的美學涵養及西方藝術思潮的激盪下,豐富了他一生的創作視野與內涵。 在西方,風景畫發展的時間遠比中國來的晚,荷蘭萌芽、英國盛行,到十九世紀法國才可說是成為正式的繪畫主題。 19世紀下半頁,藝術家走出戶外,表現不同時間點上的色彩變化,體會出在大氣中光線與色彩最精妙的關係,成就了歐美印象主義的畫家們的事業,自始,「寫生」或是「借景成像」歷久不衰,成了畫家的最愛,也成為藝術家們最佳的戶外活動。 在蔡蔭棠的寫生創作中,無論是「城市意象」或「風景漫遊」的表現,大自然隨著時空變化,是藝術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泉源。 透過寫生為自己奠定紮實的功力,是蔡蔭棠始終一貫單純的主張和實踐的基準,這也是其作品令人容易親近的原因。 他沉酣於風景寫生,喜愛周遊世界各地,風景寫生是其心靈上不變的追求。 他遊歷於台灣、日本島國、美國、歐洲大陸等地,從自然萬物的脈動與異國景緻的遊歷中,發揮、想像,將生命的節奏與律動,匯集於筆端,同時也回應於立體派、野獸派、寫實派等的多重試探。 策展人陳奕愷表示,該展以六個分項主題,呈現蔡蔭棠一生精采的創作探索:一、竹塹鄉情(1953年以前);二、繽紛年代:(1953-1963年);三、西風思潮:(1963-1970年);四、光彩奪目:(1970-1977年);五、寰宇寫照:(1977-1998年);六、人物及靜物(1956-1992年)。 蔡蔭棠畢生致力繪畫探索與追尋,創作了油畫、水彩及素描等千餘件。可以說,繪畫猶如他的生命符碼,他以繪畫勾勒生命,並為台灣美術發展譜寫一燦爛的樂章。 該展的呈現,除向這位對創作一往情深、對藝壇卓有貢獻的前輩美術家致上最高的敬意,更期待觀賞者與展出作品對話,並探索他的繪畫中傳達的語彙及蘊藏的藝術風華。 圖說:國立台灣美術館副館長張仁吉(中)、策展人陳奕愷(右)、蔡蔭棠二公子蔡世英為特展宣傳。(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