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5/07
Tuesday
21:58

澎湖監獄化腐朽為神奇資源回收物變藝品

取自澎湖縣府網站
2009.03.17
澎湖監獄歷年來對環保工作一直是績效卓著,並與環保局結合辦理家具修復再生計畫,97年度計修復家具共 118 組,並舉辦4次拍賣活動,參與拍賣民眾均反應熱烈,對澎湖監獄收容人化腐朽為神奇之工藝深感讚嘆與支持。 其實澎湖監獄除家具修復外,尚積極推廣受刑人學習各種手工藝,其中不少是利用各種資源回收物製成各種藝品,如利用澎湖縣玄武岩石材製成魚類、絲瓜造型擺飾,利用廢棄晶砂製作成以澎湖縣景色為主題的砂畫,利用廢棄貝殼製成各項創意掛飾,而最新的手工藝是利用本地野生藺草,做出各式各樣擺飾品、手提帶、草鞋、手機吊飾、信插、鑰匙圈吊飾、杯墊等,此項工藝傳承自本縣傳統工藝老師父 - 陳保額先生,早期是用於編織先民於潮間帶穿著的防滑麻繩草鞋。利用藺草製作而成之飾品、手提帶、草鞋如損壞丟棄後,即回歸大自然後不會造成環境負擔,與近廣最被廣泛討論由德國環保學者布朗嘉提出「從搖籃到搖籃」的環保理念,不謀而合。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與國內各學術機構、環保團體也多次邀請布朗嘉至國內演講,所謂「從搖籃到搖籃」是一種新的工業與環保雙贏的經濟觀念,布朗嘉認為當今地球的環境浩劫,導因於產品設計出了問題,他認為所有的產品在設計之初應該考慮到與環境的相容性及回收利用性,也就讓產品在當初製造時就是可以跟環境融合的,不會造成環境負擔的,產品在生命週期結束後,不是變成無用的廢棄物,而是可以隨手扔到地上自然分解掉,成為動植物和土壤的養分,這樣便不會有環境破壞的問題。 環保局呼籲鄉親除家中作好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工作,減少垃圾產生也是愛護環境的一項作法,如減少購買不必要之物品,多使可重復使用的環保袋、杯、筷,選購包裝少的產品或有綠色環保標章的產品,適量飲食減少廚餘產生等,都是日常應有的環保觀念,如人人都能身體力行,減少人為的環境破壞,自能營造一個健康、安定、舒適的環境品質。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