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冷張通榮關心獨居老人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基隆報導
2008.11.19
基隆市長張通榮,關心基隆市獨居老人暨身心障礙朋友生活起居,今天邀集衛生局與社會處了解基隆市長期照顧中心業務。
衛生局長王博恩表示,基隆市65歲以上老年人超過4萬人,就是說全市有10%以上是老人,其中獨居老人大概有500人。
另外,身心障礙人口大概有1萬8000人,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為了滿足弱勢群體、失能人口需要,更在日前成立了信義分站,至於各區通報情,社會處亦會定期追蹤,讓獨居老人暨身心障礙朋友感受社會的溫暖。
天氣漸漸轉冷,張通榮關心獨居老人暨身心障礙朋友生活起居,認為老人家害怕寂寞,需要人關心,尤其是沒有家人陪伴的獨居老人,更需要社會資源的關懷,以他個人為例,父母親都不在了,格外感覺親情的重要,希望身為子女的更要珍惜。
衛生局說,依據衛生署長照十年計畫,設籍基隆市的失能長者納入十年計畫的服務範疇,其提供的服務內容有居家照顧、日間照顧、喘息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交通接送、老人餐飲等,因應這些多元的長期照顧服務及提供一個更便民的管道,在90年10月31日成立基隆市長期照護管理服務中心。。
另為因應失能老人與其他年齡之依賴人口逐年增加,並滿足其長期照護之需求,特別以單一窗口、免費諮詢、多元服務的方式提供有關保健醫療及社會福利之相關資源與諮詢。
王博恩表示,該中心服務對象以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者為主,包含下列四類失能者(一)65歲以上老人。(二)55歲以上山地原住民。(三)50歲以上之身心障礙者。(四)失能且獨居之老人。
社會處表示,在社區中有長期照顧需求之民眾,僅需與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聯繫,照顧管理專員就會到府上,將個人所需的套裝多元服務提供給失能者及其家屬。
一方面減少民眾於不同服務提供單位間之奔波;另一方面亦可支持家庭照顧者,並發揮諮詢功能。
長期照顧是一種勞力密集的勞務,必須有在地、高品質的人力,以及服務輸送系統,如照顧管理中心、服務設施、服務資源連結等;同時,也需要相關科技支援,如遠距照護設備、資訊科技、輔具、交通、居家安全設備等。
但若未能完善長期照顧體系的建立,很難帶動照顧科技的發展。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12.12
基隆黃色小鴨玩具1/3塑化劑超標2007.11.27
明年起調高公營事業與軍公教退休人員三節慰助金2009.03.17
張通榮肯定港務局積極規劃基隆港轉型2011.09.26
張通榮表揚優良教師2009.06.15
張通榮出席警察節慶祝大會2011.12.29
基隆市長主持第四季守望相助規劃輔導會報2008.04.19
廢棄宿舍闢建臨時停車場今舉行啟用典禮2013.07.26
基隆市長張通榮出席仁愛區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