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2:12

北台灣唯一包仔窯面臨拆除命運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義雄/苗栗報導
2008.11.18
苗栗縣土地重劃區內的松興窯廠、協明窯業,有兩座傳統「四角窯」;一座雄偉美麗的「八卦窯」煙囪;旁邊的協明窯業為北台灣唯一現存傳統薄瓦「包仔窯」具有珍貴的文化與歷史意義。 然而,苗栗縣政府近日徵收「高鐵特定區」,必須於年底前拆除,已岌岌可危。 古窯連絡站目前以三大重點工作方向,請大家共同搶救為苗栗留下珍貴的陶窯文化資產以「暫定古蹟」名義暫緩拆除之請命活動。 據了解,十年來有陳新上、陳信雄等學者們及一些熱心文化古蹟人士們為「搶救松興古窯群」請命,在地方上不斷以寫書、辦活動、演講等方式,在搶救這些傳統古窯,包含921震災搶救、古窯整修、甚至考慮遷移等方案,但都功虧一簣。 陳新上、陳信雄等學者們及一些熱心文化古蹟人士們呼籲政府能重視搶救這些古窯的文化資產,無奈,從中央到地方,一天到晚在談振興苗栗陶瓷產業,卻為了「建設」要拆除這些珍貴的傳統古窯! 古窯連絡站負責人鄧淑慧表示,苗栗縣擁有各式陶瓷窯爐;現存的傳統古窯種類豐富,足以見證台灣陶瓷的歷史文化與窯爐演進。 這三種珍貴的古窯,原本屬私人產業,因產業沒落無力維修,或因家族共業等因素,無法獲得政府資助與有效保護。 鄧淑慧依學者們建議說,這三種珍貴的古窯,如今已被縣府徵收,屬於公有財產,苗栗縣政府可依「文化資產保護法」,以「暫定古蹟」名義暫緩拆除。 苗栗縣文化局,並應主動邀請全省歷史學者、陶藝家共同評估「古窯群」保護的必要性,將之登錄為「歷史建築」,則可以很容易用「文化資產」的方式「現地保存」下來。 未來若能進一步整理、維護、展示,不但能為苗栗留下珍貴的陶窯文化資產,對於文化紮根、推動觀光、發展特色產業,將有無窮助力。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