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典石雕展即日起展出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8.11.18
為推展工藝文化,臺中市文化局邀請全國首屆「大墩工藝師」陳金典老師推出精彩的雕塑石雕個展,展覽自即日起至12月3日在臺中市文化中心文物陳列室展出。
1939年出生於台北縣三峽鎮老街的雕塑家陳金典表示,他小時候就生活在聞名中外的三峽清水祖師廟與老街文化,並常流連忘返於祖師廟精美繪畫及生動的雕塑作品,又因居住在三峽老街,受到李梅樹教授藝術之美及諸多文化氣質的薰陶,在事業有成時,毅然從經營的事業中退休,專心投入藝術創作的行列。
陳金典八○年代開始研究各種藝術課程,從竹雕、木雕、雕塑到油畫,相繼拜師學藝,學習認真專注,成果豐碩,尤其是1987年進入名雕塑家王水河大師的工作室,更有長足的進步。為增廣見聞,多次參加奧地利國際雕塑營及東西交流展。歷年作品參加全省美展榮獲優選、台陽美展銀牌獎及全國名家雕塑大展、飛躍九九全國雕塑大展、大墩美展、台中市當代藝術家聯展等展覽二百多次。
作品「孕」榮獲台中市政府豐樂雕塑公園典藏。2008年第71屆台陽美展開幕,蒙李前總統登輝先生親臨觀賞作品,是作者最感光榮的時刻。
陳金典的作品從風格上,大致可分為人體造形和石雕造形兩大類。人體造形是以人體語彙來分類,石雕造形則以石材表現來分析。
人體作品大多是具象的寫實風格,樸實而自然的表現,不斷以內心的感受去傳遞人性的溫情,對生命充滿了無限的熱情。石雕造形表現得比較寫意,雖然也是具象的,但手法和人體雕塑在技巧上有很大的差別,表現得比較渾厚和樸拙。雕塑藝術是一種人類共通的視覺語言,將周遭人、事、物的感知與關心,藉由立體雕塑石雕傳達內心種種意念,形式思考過程中提升生活,並達到真善美的人生。
觀賞陳老師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對大自然對美的敏銳觀察力,對人事物的多情,在他的作品中一覽無遺。
陳金典說,這次展出主要表達他對鄉土文化及石雕藝術的一份熱愛,期望能將石雕藝術推廣給民眾,讓大家將真、善、美融入生活之中,並以藝術來美化人生。展覽自即日起至12月3日止,歡迎對雕塑、石雕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前往觀賞。
圖說:陳金典與他的石雕作品。(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12.08
國立大里高中歡慶十二周年校慶2014.08.11
中市消防局接受中央災害防救業務訪評2016.08.31
台中與日本簽溫泉觀光友好交流合作協定2015.03.04
台中市中小學校長會議2025.04.27
法籍教師喜獲馬偕計畫永久居留證 總把「我們台灣」掛嘴邊2010.05.31
勤益科大完成新校區20公頃土地點交2015.01.30
議會通過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草案2007.12.30
自來水公司新任董事長廖宗盛31日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