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卓越47校慶獻禮「產氫」新能源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8.11.14
逢甲大學將於11月15日歡慶47週年校慶。逢甲屢創佳績,為迎接47屆校慶,今天首先以卓越研發「高速率生物產氫」系統成果發表,現場並以氫能煮咖啡招待貴賓,實現人類能源願景,做為校慶獻禮。
逢大近幾年表現卓越,是全國公認進步最快的大學,是教育部評鑑委員認為「最具潛力、具原動力的大學」。
連續三年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評鑑全國第一,而且工程相關系所共17學系全數通過IEET國際教育認證,為全國認證學系數之最。緊接著中科新校區落成,逢甲又往前邁出一大步。
「逢甲大學」自1998年起開始從事厭氧生物產氫相關研究,目前在本土產氫菌種篩選、產氫生物反應器設計及菌種結構分析等厭氧生物技術上,已獲致傑出成果並獲得國際上的肯定,為人類開發新能源找到出路,世界專家學者紛紛來到逢甲大學觀摩交流,並指派專人至逢甲大學進行菌種顆粒化技術的研究。
在經濟部能源局委辦之下,逢甲大學「生物氫能研究團隊」於2007年12月底於校內建置全國第一座之「生質能源示範系統(pilot plant),號稱為「產氫夢工場」。
逢甲大學研究開發的「高速率生物產氫」系統是一個厭氧醱酵系統,系統厭氧的程度對快速產氫有很大的影響。
醱酵槽中也發現消耗氧氣的菌種,可使生物產氫系統維持在適合的厭氧狀態。厭氧與好氧菌種兩利共生,造成獨一無二「和解共生」的本土菌相環境。
此一環境也造就了生物產氫的世界紀錄,若以六碳糖為基質使用矽膠固定化細胞與添加活性碳策略,在固定化細胞-連續式攪拌厭氧生物反應器系統下,產氫速率提升為15.09 L/h/L,此成果大幅領先世界水準。
逢甲大學「生物氫能研究團隊」更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包括:『國際能源組織氫能推動協定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 Hydrogen Implementing Agreement (IEA-HIA)』及『亞洲地區生物產氫聯盟(Asia Bio-HyLinks)』。參與以上國際活動乃拓展我國國際地位及推動逢甲大學國際化之最佳典範。「亞洲地區生物產氫聯盟」籌備會,由亞洲地區專家學者組成,該組織也將秘書處設於台灣逢甲大學,協助會務之推動。
圖說:逢甲大學研究開發的「高速率生物產氫」系統。(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1.20
中市公車運量破億豐原區鄭小姐抽中黃金2015.06.17
中市社會住宅年底前確定興辦五千戶2015.12.29
霧峰元旦辦升旗暨登山健行活動精彩2017.04.06
落實平價托育 市府:不得因一例一休調整學費2012.11.28
台中植皮重建口腔再生2014.12.16
林佳龍拜訪市警局盼提高治安滿意度2011.08.09
台中副市長重申全面稽查不法以維護公共安全2015.12.27
楊紫宗辦感恩晚會為親民黨衝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