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14:20

碎木回收改善裸露地 淨化空氣好方法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台南報導
2008.11.10
台南縣近年運用台南縣之空氣污染防制基金,共設置了包括行道樹、公園、社區綠帶等117處空氣品質淨化區,並每年輔導補助有關管理單位進行植栽之澆水、施肥、修剪及環境清潔之維護,綠美化成果豐碩。惟修剪產生之廢棄枝條,往往總是被修剪者集中露天燃燒或集運至焚化爐,反而造成資源浪費,因此,台南縣環保局江世民局長以再利用之觀點,將枝條破碎成碎木塊鋪設於裸露地,大力推動「碎木再利用鋪設於裸露地」,使得廢棄樹枝得以再利用且避免裸露地揚塵,同步解決廢棄物及空氣污染之問題,可說一舉數得。 台南縣之空氣品質淨化區,必須時常進行適當之修剪,如:喬木須修除不當之側枝、弱枝、分支角度窄之枝條、徒長枝等,讓主枝生長良好,使樹形優美,並避免之枝葉危及民眾安全;行道樹須定期修剪,避免危及來往行人或車輛之安全。剪下的樹枝體積大,清運費時費力,若能於現地經碎木機破碎成1公分大小的碎木塊,可大大的減少清運的體積,碎木塊應用於鋪設於樹蔭下方,因日照弱而使得植栽生長不好之裸露地,或行道樹之裸露樹穴,可達減少揚塵、抑生雜草、減廢、資源再利用、簡化維護工作、減省廢棄樹枝處理經費等多重功效。此外,將來碎木還可製作堆肥,碎木堆肥可供培植花木之用,除了撙節購置有機肥料費用,並能減省廢棄樹枝處理經費。 推廣之初,有部分單位表示目前無碎木機,不過,據環保局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之鄉鎮市公所皆有碎木機,故環保局建議充分運用既有之碎木機,學校社區可結合鄉鎮市公所一起推動碎木再利用鋪設於裸露地。有鑑於此,台南縣環保局目前共選定西港鄉道南34線及環保局旁之裸露地,結合西港鄉與新營市公所一起示範施作碎木再利用鋪設於裸露地,施作面積分別為192及118平方公尺,施作之經驗將陸續分享給各界參考。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