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6/16
Sunday
22:55

皮下埋入注射器 僵硬肢體鬆放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8.11.05
台中市一名中學生安琪,三年前一場車禍造成肢體僵硬,所幸經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永久性脊椎腔微量藥物注射,如今已經可以自在行走了。 安琪今天在父母及弟弟的陪伴下出席記者會;並獻上鮮花,感謝副院長林欣榮、護理師蔡淑秋等醫療團隊的醫治,才能恢復正常生活,弟弟還現場吹一曲表示謝意。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林欣榮說,安琪三年前車禍,昏迷幾個月之後醒來,她的右側肢體變得異常僵硬,上肢無法彎曲,手不能握,膝蓋等於沒有作用,走路困難重重。這些都是因為大腦被破壞,脊髓反射增強之故。 所幸經過永久性脊椎腔微量藥物注射,以及三個月左右的復健後,安琪身手逐漸回復柔軟。 林欣榮表示,脊椎腔微量藥物注射法又稱ITB,先將幫浦與導管植入腹部皮下,藥物經此注入脊椎,廿四小時連續給藥,藉此放鬆痙攣的肌肉。 ITB最大的優勢在於劑量很小,又不循環全身,藥物的副作用便降低許多。這項療法在一九九二年問世,國內於前年核准使用。 安琪三年來歷經劇烈的擺盪,從活潑矯健到踉蹌跌走再到沉穩邁步,關鍵就在於嚴重痙攣的出現和消失。 事實上,面臨這類問題的病患也很多;百分之六十的中風胸頸椎損傷病患,以及百分之八十左右的腦性麻痺病患,都被嚴重痙攣折磨不已。 長期下來,這對發育中的孩童,絕對會影響學習和成長發育,對成人來說,則是防礙日常行動,甚至自我照護的能力。 林欣榮說,治療痙攣的方法包括復健、開刀、服藥等,視嚴重程度及預期效果而定。 口服抗痙攣藥是最常被採用,多數病患也都有不錯的反應。然而約百分之卅的嚴重痙攣患者,必須用到高劑量才能見效,卻因此引發無力、嗜睡、嘔吐等副作用,陷入服藥與否兩難的困境。 相形之下,ITB需用劑量只有口服的千分之一,並可視使用者需求,在不同時段設定不同劑量的灌輸。植入的幫浦內有儲藥槽,可以提備四到六個月的藥量,回診加藥則費時不到半小時。 整體來說,ITB是目前最能以小搏大的抗痙攣療法,患者多能因引降低痙攣程度,睡眠品質、疼痛程度、行動能力、排便功能等同時獲得大幅改善。 圖說:安琪請弟弟吹奏笛子來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謝。(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