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9:17

興大進駐中科 綠建築響應環保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8.11.03
為了迎合產業發展及升級的需求,大學進駐科學園區終於有了進一步的突破。國立中興大學歷時四年籌劃「中科研發創業育成中心」,今天上午正式揭牌啟用,並取得內政部建築標章。 揭牌啟用儀式由台中縣長黃仲生、中科管理局局長楊文科、興大校長蕭介夫、立法院長王金平、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台中市副議長陳天汶等人一同揭牌。 未來除了輔導廠商從事創新研發外,包括開設在職專班、技術移轉及設立國際級的實驗室,產業將能更容易獲得興大的技術資源。 由於台灣中小企業資本資源上的不足,近年多尋求大學院校的研發能量支援,也是「產學合作」逐漸受到各界重視的主要原因。 台中縣、市政府提出「建請中央將國家級發展計劃及研發單位能至台中地區設置分院及研究中心,作為產業知識與經濟發展中心之合作平台。」,獲得興大積極回應,籌建完成「中科創業育成中心」。 另一方面,興大校長蕭介夫與中科管理局局長楊文科也出面號召,「產學訓協會」於今年8月正式運作,蕭介夫獲推舉擔任首屆理事長,未來隨著興大進駐中科,二者將作為整合中部產官學界的平台,使學界研發能量與人才培育與產業密切結合,帶動創新產業的發展。 興大中科研發創業育成中心為地下一樓、地上五樓,總面積4,090坪的建築物,今年初即有10家廠商申請進駐,未來營業項目包括創新育成事業、智財管理事業、產業學院事業、實驗室事務等四大事業部。 與位於校本部的創新育成中心定位在「生物科技」的有所區格,中科研發創業育成中心配合科技、機械的產業特性,投注該校工學院、EMBA、推廣教育等資源。 中興大學為響應環保、節能減碳的世界潮流,投入2億5千萬元建造中科大樓,取得內政部的「綠建築」標章,符合九大指標中的四項,包括日常節能、水資源、室內環境及綠化量。 大樓外觀使用大量隔熱玻璃窗,室內明亮,並全面使用節能照明燈及綠建築油漆。 另外,每層樓幾乎都有三面對外安全門,且因位在風勢較大的山坡上,安全門也巧妙設計對應的兩端,促進室內空氣對流,降低溫度,預估每月平均電費只需40萬元。 另外,興大也利用室外空地種植綠化植物,並建造生態池,維持生態完整。 大樓所使用「雨水回收系統」,平日能將雨水蒐集至儲水槽,過濾後再提供非飲用之用水使用,估計將可替代20%的大樓用水。 興大「中科研發創業育成中心」,將該校的人才庫及研究資源依產業別分為:奈米科技、精密機械、生物科技、電子資訊光電、產學合作暨行銷企劃等五個小組,分別進行研究能量整合,與產業界保持密切的互動。 此外,為了帶動中部傳統產業朝「奈米化」發展,成立「奈米科技中心」以跨院系的師資及研究整合,為在中台灣建構國家型奈米科技平台催生。 中興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成立九週年,多年來成功輔導企業家數已有93家,連續六年被經濟部評鑑為全國最優之育成中心,績效全國第一,這次配合揭幕儀式舉辦「校內研發成果暨產學合作成果展」,展出12項實體產學合作成果。 圖說:在台中縣長黃仲生、中科管理局局長楊文科、興大校長蕭介夫、立法院長王金平、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台中市副議長陳天汶等人一同揭牌下,興大中科創業育成大樓正式啟用。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