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燕創作展即日起展出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8.10.15
5年前從居仁國中美術教師退休的張秀燕,繼2000年台中市文化局,2002年國父紀念館個展後,於即日起在台中市文化中心大墩藝廊舉行第三次個展。
張秀燕表示:她於民國64年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後,即投入教職近30年,去年毅然投考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而且選擇創作過程繁複的膠彩組就讀。
張秀燕說,她在早期大學國畫組時,即通過嚴格的水墨訓練,7位國畫名師包括歐豪年、江兆申、吳學讓、蘇峰男等紮下深厚的底子。
前兩次個展以水墨、彩墨、花卉禽鳥為主題,佈局設色深入生活,展出成功深獲好評。近期為了深入探究膠彩技法,就近於台中市文化局,從陳淑嬌老師學習,獲得深厚基礎。
更與東海教授們數次赴日參觀全國性大展,及膠彩夏令營東海師長、日本大學名教授的指導下,靈活運用各種媒材,挑戰各種主題。
這次統合在同一個空間,作一交叉式的評比。展出作品有膠彩情絮系列、彩墨漫幔系列、水墨生命轉境系列、彩墨特殊綢布系列。
前兩項以人物為主題,漫幔系列以新的心象式造境,將女體置身在大自然,因著帳幔、繁花,隱放、撩撥、意欲馳騁。情絮系列為研究所一年內的作品,以少女為主體,同為女性思維,窺探同性的私密花園,解析少女的情路迷藏。
生命轉境系列,乃因年過半百,唏噓感嘆時光之飛逝,期盼生命轉境。
彩墨綢布系列,接受國際彩墨畫家聯盟黃朝湖會長邀請,以特殊綢布創作,花卉作特寫描繪,強調畫面張力,律動組構,畫面趨於裝飾性,作品曾巡迴海內外數國展覽。
張秀燕說,在藝術創作裏,經常不斷自我思索,自我超越,精益求精,驗證了活到老學到老。她在研究所期間,以前學生變學姐、同學。
學弟變台上名教授、學生的學生是同學。所以她認為,出生有先後,學習卻無涯,更須不恥下問於學生名教授,精進自己。
圖說:張秀燕創作後期以專研膠彩人物畫為主。(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11.01
台中議員質詢圖書館違建問題2016.12.24
中市獨立研究成果發表競賽揭曉2010.10.07
神岡鄉長羅永珍為大豐里長候選人站台2013.03.12
中市都發局在太平成立第五服務中心2016.04.27
穿雨衣偽裝工作偷蘭花仍被逮2008.04.17
兒童閱讀嘉年華即日起開跑2009.10.21
LPG計程車招手乘抽獎活動開獎2014.04.12
乳攝檢查可獲贈媽祖平安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