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啟動高科技監測中科污染物排放
記者張俊夫/台中報導
2007.12.09
中科空氣問題一直受到市民、環保團體及民意代表的關注,為了確保地方居民的健康權益,臺中市環境保護局連續數日於中科園區主要廠區內架設連續自動監測儀器,24小時採集廠區內空氣進行有害物質成分及濃度分析,局長李立德表示,一旦超出管制標準,立即開罰。
環保局表示,對於間接性偷排或降低產能以規避檢測的工廠,以一般的點監測採樣方式採證並不容易,高科技的連續監測設備正可以克服這項缺點,除了可長期連續量測及同時監測多種化合物外,也能監測污染濃度的時間變化。
李立德說,高科技產業使用的化學物質成分複雜,單一成分的檢測已無法滿足現況需求,環保局引進尖端科技,以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儀(FTIR)監測區域中多種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成份,釐清臭味及排氣中有害物質,並要求廠方降低污染排放,就是要讓居民住的安心。
中科園區高科技產業陸續營運後,大量人口進駐附近地區,但是異味、酸氣或煙霧的投訴案件也不斷,中科管理局雖然戮力於降低園區整體排放量,但是民眾仍期待中科管理局與環保局能投注更多的努力改善各項污染,不能只以符合排放標準為滿足,環保局希望透過高科技監測設備,分析出濃度較高且危害人體健康的有害物質,優先加強追蹤與管制,確保市民健康。
李立德說,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儀(FTIR)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吸收不同波長的紅外光原理,用來分析物質成分及濃度,可同時分析200種以上污染物,經常運用於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量測,長時間監測區域中空氣污染成份與特性,藉由追蹤及比對污染物來源,能有效掌握並改善污染源。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8.28
南瑪都牛步 新北嚴陣以待2008.10.21
經濟不景氣北縣推出救助方案2007.11.15
水公司:水庫微囊藻檢測遠低於標準值2011.02.11
新北市永和區2011元宵慶典 12日起熱2010.10.06
北縣提供免費採檢器子宮頸檢查DIY2009.08.17
北縣冰品餡料檢驗9成合格2010.05.14
北縣首例本土麻疹感染2012.04.18
抽驗市售「油品」抗氧化劑標準 全數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