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6:21

孕婦墜樓先進掃描器奏效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8.10.01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日前搶救一名從十公尺高的陽台失足墜樓;懷孕廿八週的孕婦,所幸最後母子均安,急症暨外傷中心主治醫師傅志遠表示;部分功勞要歸於先進的Statscan低劑量快速處理掃描器,這亦是全亞洲唯一的一台。 主治醫師傅志遠說,這齣過程驚心動魄的戲碼,由台中市一名廿九歲的孕婦起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症暨外傷中心銜命演出,醫護人員都很高興最後是喜劇收場。 據家人陳述,當時這名孕婦忙著晾衣服,一不小心從三樓高跌落地面。 一一九獲通報後,立即將她送醫。由於傷者狀況特殊且屬重大外傷,該院於是啟動外傷藍色機制,集合外科醫師、急診醫師、婦產科醫師等,在救護車抵達之前,全數到場待命。 掃描結果顯示,她的右上肢撞成開放性骨折,最是嚴重,腹內出血問題雖無立刻動手術的必要,但考量胎兒週數已夠,決定進行全身麻醉,準備接生。 於是婦產科醫師先完成剖腹產,傅志遠等接手處理內出血,小兒科醫師也前來支援,迎接提早到來的小生命。最後輪到骨科醫師進行復位與固定時,情況已告穩定。 傅志遠表示,整起急救過程雖然聲勢浩大,但只費時半小時左右就大功告成,部分功勞要歸於先進的Statscan低劑量快速處理掃描器。 一般醫院在處理類似情況時,最大的考驗在如何進行必要的影像檢查,同時避免幅射劑量影響病患安全。這部先進儀器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幅射劑量僅為傳統X光的百分之六,不啻為檢查孕婦的最佳利器。 另一方面,檢查範圍為全身性,毋須分次分部位照射,而且急救床即檢查床,免除搬運可能衍生的風險。 最重要的是,大至氣血胸、骨盆骨折等危及生命的外傷,小至肢體末端的骨折,都可在短短十三秒內一目了然,為病患爭取最多的急救時間。 經過三週左右的休養,目前產婦已帶著健康的小寶寶出院,該院全天候值班的急救團隊,再一次締造嚴重外傷的搶救佳績。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