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儀書院第一階段整修竣工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清森/高雄報導
2008.09.30
全國現存最大、原貌保持最完整的古蹟書院「鳳儀書院」,已完成第一階段修復工程,近兩百年的水墨壁畫、碑文、清代文人的牆上題詩等珍貴文物得以重現天日。第二階段古蹟主體修復工程預計明年八月展開,縣長楊秋興盼修繕工作順利進行,使後世子孫得以瞻仰古蹟風采。
高縣鳳儀書院興建於清嘉慶19年(西元1814年),至今已有194年的歷史,原貌保存得相當完整,是全國僅存規模最大古蹟書院,自民國74年起公告為古蹟。為恢復昔日光彩,縣府展開修復工程,總預算約新台幣1億元,由縣府編列預算、中央補助七千多萬元進行整修。
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工程,包含拆除非古蹟本體違建、加蓋保護棚架、調查構建與地坪解體等工作。今天上午舉行竣工典禮,由縣長楊秋興主持,文化局長林倩綺、鳳山市長許智傑,與多位縣議員均到場一同祭祀,感謝工程順利完成,隨後由文史人員帶領大家進入鳳儀書院進行導覽解說。
鳳儀書院過去共有三十三戶人家居住在此,居民搭建的違章、隔間等加建物掩蔽了書院,第一階段完工後,鳳儀書院的原貌漸漸被挖掘出來,在古蹟解體調查中,發現了清代時期留下來的水溝、廁所、牆上的水墨壁畫、與文人題詩等珍貴文物;而書院中一清朝石碑由於長期被居民當作踏腳石板,一直以來被認為遺散難尋,也在這次的工程中一併找到。
楊秋興表示,鳳儀書院在台灣歷史發展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縣府排除困難,請行政院協調完成土地無償撥用,並優惠補助原居民搬遷,如願展開修復,下半年將開始第二階段主體修復工作,預定於民國100年完工,希望讓後世子孫得以瞻仰古蹟風采。鳳山古城具有豐富的人文、歷史與小吃,在古蹟修復、鳳山溪整治與大東文化園區興建完工後,將為鳳山市增添許多遊憩景點。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9.07.15
台灣第一艘大型風電工作船出航2019.03.05
高雄關辦理私貨及逾期貨標售2010.04.08
加工處台中園區綠能產業進駐2012.11.21
高雄防治菸品稅捐逃漏租稅2012.03.23
鳳凰花開 高雄金典酒店謝師宴專案鳴槍開跑2017.07.03
唐氏症公益園遊會草衙道溫馨開辦2014.03.13
勞工局14日辦夜間徵才逾1800個職缺2011.08.22
高雄福華推動環保 自備盥洗用具房價3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