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玄:調整治水順序加速災後重建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錫卿/台北報導
2008.09.18
行政院長劉兆玄,今天在院會中,於聽取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農委會等機關就這次颱風應變處置報告後表示:這次颱風長時間滯留帶來罕見的豪雨,造成嚴重災情,對所有參與防救災工作人員犧牲中秋假期,不眠不休、堅守崗位、不辭辛勞,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所做的努力,也表達感謝及肯定之意,劉兆玄並指示相關機關檢討辦理下列事項:
一、請各機關仍堅持到最後一分鐘,全力做好後續救災復原工作,讓民眾儘速恢復正常生活。
二、目前全台尚有多處道路坍方、橋樑毀損及路基流失,使交通中斷,請交通部督導各道路主管機關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搶通,以利民眾通行。
三、為讓易淹水地區民眾早日脫離水患威脅,請經濟部、內政部及農委會,加速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的執行,並確實考量災害嚴重地區復建的需要,本著移緩濟急的原則,調整整治工程的優先順序。
至於這次受損的堤防,請經濟部於1週內完成搶險,確保安全無虞,並於年底前完成搶修,恢復防洪功能,明年汛期前完成復建,同時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會協助相關事宜。
四、請農委會本從寬、從速、從簡原則,與地方政府保持溝通,儘速對宜蘭縣等地區辦理現金救助及各項農業復建工作。至於土石流阻礙農路及坑溝野溪淤積等災情,也請農委會緊急搶修、搶通,讓農產品得以順利運輸,以減少災害損失。
五、學校教室潛在不安全性,請曾政務委員主持會議檢視,會同國科會提供災害防治相關科技,排定優先順序,加以補強或處理。
六、防洪治水理念作法要有新觀念,這次許多橋樑地基掏空,可能是因為沒有考慮河川動態情形,颱風來臨沖刷與平時情形不同,橋墩受力情形也不同,因此建議河川動態行為、沖刷安全系數等因素,在河川維護與橋樑興建時必須納入考量。
七、公共工程會為確保行的安全,為了能夠長期關注橋樑安全性,可考慮效法歐美國家研訂「公共設施效能提昇及維修法」。
八、封橋標準作業程序亦應重新檢討,藉助最新科技納入程序中,掌握黃金應變時間,採高科技自動化監測系統,請國科會提供協助將高科技納入封橋之標準作業程序中。
九、另應儘速全面檢視並清查危險道路、橋梁,進行總體檢,並依優先順序納入改建計畫,在最短時間改善完成,以確保民眾行的安全。
未來興建橋樑儘量考量以長跨距工法興建,可減少橋基沖刷,成本雖高仍應考慮納入。
十、受到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影響,天然災害威脅更甚以往,雖然天災可怕,但絕不容許有人禍發生,請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農委會等相關機關首長於1週內切實檢討有無人為疏失而釀災情事,如有違失必須追查相關人員責任。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9.07.14
出訪零用金扁稱歷任皆有馬不知情2013.04.14
陳致中表態參選2016年立委大選2012.12.22
低溫特報新竹以北明恐下探10度2014.01.08
化粧品驗出重金屬下架不公布名單2012.01.12
北市檢察長蒞臨拜訪立法委員競選總部2014.05.11
學運過後朝野立委:解決根本問題2024.04.26
慎防詐騙 北市警及三立新聞主播受邀臺北廣播電臺宣導識詐2012.09.23
油價下周降0.8元兩年多來最大回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