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11/16
Sunday
20:46

跨界合作推動藥癮復元 衛福部舉辦治療性社區成果與國際交流研討會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草屯報導
2025.11.12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草屯報導】為了推廣「藥癮治療性社區」的服務模式,並協助成癮者走上復元之路,由衛生福利部補助推動的「藥癮治療性社區服務模式多元發展計畫」於今(12日)在衛生福利部舉辦聯合成果發表暨國際研討會。本次活動展現了七年來的推動成果,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各地機構代表齊聚一堂,分享治療性社區的理論、實務經驗與創新做法,並共同探討成癮復元服務的新方向。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柏熹表示,藥癮治療性社區是以「生活即治療」為理念,透過目的性的日常規範及活動設計,協助藥癮者重建健康的生活型態與正向人際互動,在協助藥癮者復原歷程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衛福部於95年起補助草屯療養院率先投入發展,108年起擴大推動,服務量能至今已達348床。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主任黃介良表示,「治療性社區」是一種以「生活即治療」為核心理念的復元模式,透過有結構的生活、自我管理與靈性關懷,協助成癮者重建健康生活並重拾自信。其服務涵蓋心理輔導、安置與就業支持,幫助學員順利重返社會。活動特別邀請國際知名專家 George De Leon 博士與Rod Mullen先生分享經驗。De Leon 博士為治療性社區研究的先驅,其代表作《治療性社區:理論、模式與方法》被譽為「TC聖經」,此次透過線上視訊參與論壇並發表專題演講,分享治療性社區的最新發展與國際趨勢。Mullen先生則親臨現場,身為美國 Amity Foundation 創辦人之一,長年致力於成癮者的教育與社會復歸工作,並以實務經驗分享社區治療在跨文化脈絡下的實踐成果。
 活動中各家機構亦展示亮眼成果: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朝露農場治療性社區以「減害模式」協助學員從挫折中重新站起;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茄荖山莊建構「醫療整合性治療性社區」模式,結合醫療、心理與社會支持,協助學員全面復元;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強調家庭參與與教育輔導,協助家屬成為復元歷程的堅強後盾。此外,沐恩之家、晨曦會與主愛之家亦共同投入「靈性健康與藥癮復元」主題研究,展現治療性社區在靈性取向實務上的多元探索——沐恩之家聚焦於靈性關顧與家屬支持,晨曦會關注中高齡藥癮者的靈性需求回應,主愛之家則分享靈性取向與復歸歷程的臨床經驗,彰顯不同社區單位在靈性復元領域的深耕與創新,為成癮者提供更多支持與機會。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丁碩彥院長表示,本次研討會不僅展現各家治療性社區的努力與成果,也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帶來重要啟示。George De Leon 博士與 Rod Mullen 先生分別強調標準化訓練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建議臺灣在推動治療性社區服務時,應結合本地文化特色與國際經驗,打造更具彈性與包容性的復元模式。丁碩彥院長進一步指出,未來將持續深化政府與民間的合作,投入更多資源於研究、人員培訓與家屬支持服務,讓復元體系更加完善。他強調,透過各界的攜手努力,期盼能讓更多成癮者在支持性的環境中重新找到希望,邁向健康、有尊嚴與幸福的新生活。

圖說:社團法人台灣成癮學會理事長楊斯年(右一)、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主任黃介良。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