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中心啟動《製造新定義》系列研討會登場 產業轉型新契機不容錯過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25.10.01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下,「在地產業學研創新加值整合推動計畫」整合法人技術能量與學界資源,針對產業痛點提出具體解方。金屬中心自10月14日起,啟動《製造新定義|在地產業 × 智慧轉型》系列研討會,以創新力/轉型力/設計力/智慧力為核心,鎖定軸承與齒輪傳動、鈑金、手工具及金屬表面處理等在地關鍵產業,為臺灣製造勾勒出全新的「製造新定義」。
金屬中心表示,在全球供應鏈重組、淨零減碳與人才斷層的多重挑戰下,傳統製造唯有加速數據化與即時化決策,才能守住利潤、開拓新市場。而中心啓動的四場《製造新定義|在地產業 × 智慧轉型》系列關鍵研討會活動資訊,誠摯邀請產業先進踴躍報名:
第一場:10/14(二)從轉動到決策:AI引領傳動產業創新力研討會。傳動零件產業長期受制於研磨精度、製程穩定與交期壓力,一旦良率下滑就會嚴重侵蝕利潤。AI導入從研磨監控、智慧軟體到電化學加工與熱處理數位化,將經驗轉化為數據、讓決策更即時。與會者將能掌握如何縮短調機時間、提升產品一致性,並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高值製造模式。活動報名:https://pse.is/85v8d2
第二場:10/21(二)從手工到智檢:AI導入鈑金產業轉型力研討會。鈑金製程過去仰賴人工檢測,不僅耗時,更容易出現疏漏,造成返工與損失。AI結合AOI技術,已能實現孔位、形狀、尺寸的全檢,讓品質管理從「亡羊補牢」轉向「預先防護」。活動將揭示國際趨勢與在地案例,說明如何透過數位化協助業者建立高彈性、高效率的智慧生產體系,降低風險、提升信心。活動報名:https://pse.is/85v8jf
第三場:10/30(四)從製材到設計:升級手工具產業設計力研討會。臺灣手工具產業的競爭力正從傳統代工,全面升級為高值化設計。但是,在關稅與低價競爭壓力下,附加價值逐漸被壓縮。要突圍,產業鏈勢必從源頭到末端進行徹底革新。「材料國產化」,與中鋼合作開發高階手工具專用鋼材;「近淨形鍛造」,大幅降低材料浪費並提升製程效率。運用「數位模擬與分析」,協助業者跳脫傳統框架,開發出具備高附加價值的創新產品。透過「設計力與智慧製造」的雙軌並進,協助特典/立勇/數泓/偉群/唯誠等,重新定義其全球市場地位,蛻變為引領趨勢的領導者。活動報名:https://pse.is/85v93b。
第四場:11/06(四)從經驗到數據加值:金屬表面處理產業智慧力研討會。表面處理產業長期依賴師傅經驗來判斷製程,導致品質週期不穩、製造成本難控。數據驅動的智慧化管理正是解方:金屬離子即時檢測與製程追溯管理系統,讓品質不再靠「感覺」,而是有跡可循。與會者將能理解如何透過數據治理提升良率、降低能耗,並在碳稅與 ESG 規範趨嚴之際,搶先切入國際高階供應鏈。活動報名:https://pse.is/85v9dd。
金屬中心指出,在地企業是臺灣經濟的磐石,也是支撐社會安定的重要骨幹。多年來,中小企業群聚的供應鏈模式孕育出無數隱形冠軍,如今更需要透過創新與智慧轉型迎接下一波挑戰。四場研討會將串聯政策、技術與市場,從痛點直擊到解方落地,為產業提供突破困境的實際路徑。誠摯邀請各界先進、企業與技術人員報名參與,共同推動在地產業邁向智慧與永續,攜手定義屬於臺灣的製造新未來。

圖說:《製造新定義|在地產業 × 智慧轉型》系列研討會熱烈報名中。
返回上一頁金屬中心表示,在全球供應鏈重組、淨零減碳與人才斷層的多重挑戰下,傳統製造唯有加速數據化與即時化決策,才能守住利潤、開拓新市場。而中心啓動的四場《製造新定義|在地產業 × 智慧轉型》系列關鍵研討會活動資訊,誠摯邀請產業先進踴躍報名:
第一場:10/14(二)從轉動到決策:AI引領傳動產業創新力研討會。傳動零件產業長期受制於研磨精度、製程穩定與交期壓力,一旦良率下滑就會嚴重侵蝕利潤。AI導入從研磨監控、智慧軟體到電化學加工與熱處理數位化,將經驗轉化為數據、讓決策更即時。與會者將能掌握如何縮短調機時間、提升產品一致性,並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高值製造模式。活動報名:https://pse.is/85v8d2
第二場:10/21(二)從手工到智檢:AI導入鈑金產業轉型力研討會。鈑金製程過去仰賴人工檢測,不僅耗時,更容易出現疏漏,造成返工與損失。AI結合AOI技術,已能實現孔位、形狀、尺寸的全檢,讓品質管理從「亡羊補牢」轉向「預先防護」。活動將揭示國際趨勢與在地案例,說明如何透過數位化協助業者建立高彈性、高效率的智慧生產體系,降低風險、提升信心。活動報名:https://pse.is/85v8jf
第三場:10/30(四)從製材到設計:升級手工具產業設計力研討會。臺灣手工具產業的競爭力正從傳統代工,全面升級為高值化設計。但是,在關稅與低價競爭壓力下,附加價值逐漸被壓縮。要突圍,產業鏈勢必從源頭到末端進行徹底革新。「材料國產化」,與中鋼合作開發高階手工具專用鋼材;「近淨形鍛造」,大幅降低材料浪費並提升製程效率。運用「數位模擬與分析」,協助業者跳脫傳統框架,開發出具備高附加價值的創新產品。透過「設計力與智慧製造」的雙軌並進,協助特典/立勇/數泓/偉群/唯誠等,重新定義其全球市場地位,蛻變為引領趨勢的領導者。活動報名:https://pse.is/85v93b。
第四場:11/06(四)從經驗到數據加值:金屬表面處理產業智慧力研討會。表面處理產業長期依賴師傅經驗來判斷製程,導致品質週期不穩、製造成本難控。數據驅動的智慧化管理正是解方:金屬離子即時檢測與製程追溯管理系統,讓品質不再靠「感覺」,而是有跡可循。與會者將能理解如何透過數據治理提升良率、降低能耗,並在碳稅與 ESG 規範趨嚴之際,搶先切入國際高階供應鏈。活動報名:https://pse.is/85v9dd。
金屬中心指出,在地企業是臺灣經濟的磐石,也是支撐社會安定的重要骨幹。多年來,中小企業群聚的供應鏈模式孕育出無數隱形冠軍,如今更需要透過創新與智慧轉型迎接下一波挑戰。四場研討會將串聯政策、技術與市場,從痛點直擊到解方落地,為產業提供突破困境的實際路徑。誠摯邀請各界先進、企業與技術人員報名參與,共同推動在地產業邁向智慧與永續,攜手定義屬於臺灣的製造新未來。

圖說:《製造新定義|在地產業 × 智慧轉型》系列研討會熱烈報名中。
相關文章
2010.05.10
高雄加工區5月11、12日辦理現場徵才2019.03.13
高雄加工區14日舉辦現場徵才2019.11.26
加工處補助更新促進廠商加碼投資2022.09.08
吞嚥卡卡中秋這樣吃! 高醫凍月餅 另類烤串好吃好吞好安心2019.12.29
遊子北漂20載 高雄就服專台助返鄉就業侍親2009.05.15
泰國潑水節活動2015.06.26
南台灣最大沙雕展旗津黑沙玩藝節開跑2023.10.25
金屬中心「風電技師實習計劃」全台首例 學生前進離岸風場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