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進災區 慈濟全台志業同仁前往花光復鄉清淤打掃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25.09.28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災後第一個週休假日,數千人響應慈濟動員清掃災區民宅,9月27日來自全台各地愛心人士帶著工具前往花蓮縣光復鄉,為受災民眾的家裡清淤打掃。其中有來自全台各地的慈濟志業體員工、慈濟學校學生,穿著雨鞋、戴上手套,拿起鏟子、圓鍬,利用假日來到花蓮光復鄉,協助受災鄉親清掃工作。許多民宅的鐵門被淤泥塞住,有民眾直到今天,才在眾人的努力下打開家門。
慈濟9月25、26日共出動約1千名志工為災戶清掃,2天清掃了135戶民宅,9月27日有約3千名志工前往災區,擴大清掃區域,因應災後第一個週休二日,將有更多人員投入,慈濟搭配台鐵人員在光復火車站月台、出口引導人群,於站前設立服務站,提供餐點、熱食、飲用水,志工也於周邊維護環境、整理回收、清掃廁所,並調度流動廁所。花蓮慈濟醫院也在清掃區域設立2個醫療站,為受傷及身體不適者治療,醫師、護理師也帶著醫藥集團捐贈的健康隨身包,關心受災鄉親。
「需要水嗎?」「有人需要便當嗎?」「你們有需要清掃嗎?」許多單位與愛心人士、團體投入救災工作,有的送餐、有的送水,更有許多人加入清掃,重機械不斷開進災區清淤,愛心人士與汽車進入災區川流不息,人們互相提醒注意安全。
施女士在颱風前已撤離到外鄉鎮,火車通行後回到光復,街道佈滿淤泥,鐵門無法打開,只能從小縫看到家裡的慘況。27日一早,施女士與先生帶著鏟子回光復繼續清理,在列車上就看到許多人帶著工具要來幫忙清掃。慈濟安排清掃人力到施女士家清掃,一群人齊心協力,將卡住鐵門的淤泥去除,施女士家的門總算打開,映入眾人眼簾的牆上泥痕有127公分。施女士感恩的說,兩個老的實在沒辦法清理,幸好有大家愛心幫忙。
各界愛心持續注入災區,陸續有企業捐贈慈濟物資,包含運動飲料、營養飲品、居家傷口包紮用品,或是提供物流、高壓水槍、清掃機具…等。
慈濟基金會表示,台灣的真善美來自各行各業與許多宗教組織與團體,為社會注入愛心,帶動善的能量,出發點都來自「愛」。災後復原需要許多人的投入,感恩所有團體一起付出,期望這個愛的力量,能讓災區盡速復原。



圖說:來自全台各地愛心人士、慈濟志工,帶著工具前往花蓮縣光復鄉,為受災民眾的家裡清淤打掃。
返回上一頁慈濟9月25、26日共出動約1千名志工為災戶清掃,2天清掃了135戶民宅,9月27日有約3千名志工前往災區,擴大清掃區域,因應災後第一個週休二日,將有更多人員投入,慈濟搭配台鐵人員在光復火車站月台、出口引導人群,於站前設立服務站,提供餐點、熱食、飲用水,志工也於周邊維護環境、整理回收、清掃廁所,並調度流動廁所。花蓮慈濟醫院也在清掃區域設立2個醫療站,為受傷及身體不適者治療,醫師、護理師也帶著醫藥集團捐贈的健康隨身包,關心受災鄉親。
「需要水嗎?」「有人需要便當嗎?」「你們有需要清掃嗎?」許多單位與愛心人士、團體投入救災工作,有的送餐、有的送水,更有許多人加入清掃,重機械不斷開進災區清淤,愛心人士與汽車進入災區川流不息,人們互相提醒注意安全。
施女士在颱風前已撤離到外鄉鎮,火車通行後回到光復,街道佈滿淤泥,鐵門無法打開,只能從小縫看到家裡的慘況。27日一早,施女士與先生帶著鏟子回光復繼續清理,在列車上就看到許多人帶著工具要來幫忙清掃。慈濟安排清掃人力到施女士家清掃,一群人齊心協力,將卡住鐵門的淤泥去除,施女士家的門總算打開,映入眾人眼簾的牆上泥痕有127公分。施女士感恩的說,兩個老的實在沒辦法清理,幸好有大家愛心幫忙。
各界愛心持續注入災區,陸續有企業捐贈慈濟物資,包含運動飲料、營養飲品、居家傷口包紮用品,或是提供物流、高壓水槍、清掃機具…等。
慈濟基金會表示,台灣的真善美來自各行各業與許多宗教組織與團體,為社會注入愛心,帶動善的能量,出發點都來自「愛」。災後復原需要許多人的投入,感恩所有團體一起付出,期望這個愛的力量,能讓災區盡速復原。



圖說:來自全台各地愛心人士、慈濟志工,帶著工具前往花蓮縣光復鄉,為受災民眾的家裡清淤打掃。
相關文章
2024.03.22
金屬中心2024國際獲獎技術智慧城市展搶先曝光 大秀定義未來創新關鍵契機2015.01.27
中鋼累計全年合併稅前盈餘285.76億2018.01.22
勞工局公佈勞檢達成率宣示營造合法工作環境2024.06.03
高雄市新商業會聯合企業團體 發起愛心捐血活動2009.08.05
打造太陽能聚落 縣府考察團德國招商2021.10.07
台船防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脫胎換骨跨足太陽能、魚電共生綠能環保產業2016.08.10
德翔臺北輪船體殘骸完成移除2019.05.06
中鋼通過新建煤礦封閉式建築第一期工程投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