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9/10
Wednesday
21:03

世界自殺防治日 草屯療養院呼籲改變自殺敘事守護兒少心理健康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草屯報導
2025.09.10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草屯報導】每年的9月10日是「世界自殺防治日」(World Suicide Prevention Day),由國際自殺防治協會(IASP)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推動,藉此喚起全球對自殺防治議題的重視。2025年台灣以「改變自殺敘事,陪伴生命走過低谷」為年度主軸,由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發起系列活動,鼓勵社會大眾從擔憂與不解,轉向同理與陪伴。面對日益嚴峻的心理健康挑戰,草屯療養院也特別響應此次主題,呼籲社會以實際行動回應兒少自殺風險上升的警訊。
 根據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全台兒少心理健康大調查」指出,憂鬱症、自傷行為與自殺風險在青少年族群中持續攀升,對個人、家庭與社會造成深遠衝擊。草屯療養院長期提供兒童與青少年精神醫療服務,觀察到不少情緒困擾的孩子,並未清楚表達自身情緒,而是透過易怒、退縮、身體不適或拒學等行為表現出來。這些非典型的憂鬱症狀若未被及時察覺,容易被誤解為叛逆或不配合,導致錯失關鍵的協助機會。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許維堅表示,自殺與自傷不應被視為「問題行為」,而是「求救訊號」。臨床經驗顯示:兒少想結束的往往不是生命,而是無法承受的痛苦。這時候,陪伴與傾聽才是最需要的力量。許主任強調:「支持」不需要高深的談話技巧,只需一句關心的話語、一份不帶評價的陪伴,就可能成為孩子走出低谷的轉捩點。
 草屯療養院副院長林俊媛醫師亦強調,越來越多青少年已有自我覺察與就醫意願。這顯示只要環境友善,制度完善,他們並不排斥尋求幫助。因此,去除心理疾病污名化、營造安全接納的社會氛圍,是現階段極為重要的任務。醫院將持續推動三大方向來因應兒少心理健康危機:
 1.早期識別與轉介:針對出現情緒或行為改變的兒少,提供心理評估與專業協助。
 2.衛教與親職指導:協助家長理解孩子心理狀態,學習正向溝通與情緒支持
 3.跨領域合作與倡議:結合教育、社政、心理等專業,共同推動自殺防治與心理健康教育。
 林俊媛醫師也提醒家長與照顧者幾項重要訊息:
 1.留意孩子的行為改變:如失眠、食慾不振、情緒低落或過度依賴網路。
 2.避免責備與過度反應:建議以關心語氣如「你最近好像比較悶,可以和我說說嗎?」開啟對話。
 3.不輕忽任何自傷言行:若發現兒少有自殺念頭、撰寫遺書、搜尋死亡資訊等,應立即尋求專業協助。
 最後,林俊媛醫師也呼籲「心理困擾不是軟弱,也不是教養失敗」,而是一種需要被看見、被支持的身心挑戰。值此世界自殺防治日之際,邀請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改變敘事、傳遞希望,讓我們都能成為兒少身心健康的守護者。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