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學期挑戰 家長必知的分班適應秘訣陪伴孩子安心適應分班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草屯報導
2025.08.27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草屯報導】暑假即將結束,下周一要開學了,不少孩子因「分班」而面臨新的挑戰,如同學換了、老師不同了、座位環境也變動了。這些改變可能讓孩子感到不安,甚至出現緊張、失眠、哭泣或拒學的情形。專家提醒,這是孩子在面對陌生環境時的自然反應,只要透過正確引導,多數孩子都能逐漸適應。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一般精神科李青樺醫師表示,孩子在面對分班時,常會出現焦慮反應,例如抱怨肚子痛或頭痛、情緒敏感、容易哭泣或生氣,甚至特別黏著父母,對學校失去興趣或產生抗拒。李醫師提醒,這些都是孩子面對新環境的自然反應,而家長的態度往往決定孩子的適應速度,因此陪伴方式格外重要。家長應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表達緊張與不安,而非急著否定或斥責;同時給予正向暗示,讓孩子理解「分班也是認識新朋友的好機會」,以期待取代恐懼。
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幫助孩子維持情緒穩定與專注力,因此應在開學前調整作息、確保睡眠與均衡飲食。家長也可帶孩子提前熟悉校園環境,或在家透過角色扮演練習與新同學互動,減少陌生感。提醒孩子回想過去成功適應新環境的經驗,也能增強自信,相信自己能再次融入新的學習生活。若觀察到孩子持續焦慮不安,則應及時與老師保持聯繫,透過家庭與學校合作,共同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適應期。
草屯療養院長丁碩彥表示,求學階段的分班雖然帶來挑戰,但同時也是孩子學習適應變化與建立人際關係的機會。父母若能以陪伴與支持取代擔憂,將能讓孩子更有信心迎接新環境。丁碩彥院長也提醒,若孩子的焦慮或情緒困擾持續影響學習與生活,家長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讓孩子的新學期在安全與關愛中順利展開。
返回上一頁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一般精神科李青樺醫師表示,孩子在面對分班時,常會出現焦慮反應,例如抱怨肚子痛或頭痛、情緒敏感、容易哭泣或生氣,甚至特別黏著父母,對學校失去興趣或產生抗拒。李醫師提醒,這些都是孩子面對新環境的自然反應,而家長的態度往往決定孩子的適應速度,因此陪伴方式格外重要。家長應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表達緊張與不安,而非急著否定或斥責;同時給予正向暗示,讓孩子理解「分班也是認識新朋友的好機會」,以期待取代恐懼。
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幫助孩子維持情緒穩定與專注力,因此應在開學前調整作息、確保睡眠與均衡飲食。家長也可帶孩子提前熟悉校園環境,或在家透過角色扮演練習與新同學互動,減少陌生感。提醒孩子回想過去成功適應新環境的經驗,也能增強自信,相信自己能再次融入新的學習生活。若觀察到孩子持續焦慮不安,則應及時與老師保持聯繫,透過家庭與學校合作,共同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適應期。
草屯療養院長丁碩彥表示,求學階段的分班雖然帶來挑戰,但同時也是孩子學習適應變化與建立人際關係的機會。父母若能以陪伴與支持取代擔憂,將能讓孩子更有信心迎接新環境。丁碩彥院長也提醒,若孩子的焦慮或情緒困擾持續影響學習與生活,家長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讓孩子的新學期在安全與關愛中順利展開。
相關文章
2025.06.07
南投縣武德市集開鑼即日起至9月28日止 歡迎民眾來南投逛市集2022.10.11
下庄仔福德宮指示主委張秦瑞 助平和里老婦人脫困2010.01.23
福虎森豐迎新歲贈苗木及春聯活動2014.06.06
縣府:農友注意預防木瓜果疫病發生2013.09.23
台中銀行水里分行924熄燈2016.01.21
道路顛頗不平 林明溱:舖柏油改善2010.04.30
美化營建工地為觀光加分2009.01.09
集集鎮農會理監事選舉登記今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