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出現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病例 衛生局籲民眾加強防蚊及按時接種疫苗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婉愉/雲林報導
2025.07.02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婉愉/雲林報導】雲林縣出現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病例,為居住北港鎮1名60多歲男子,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平日活動地點以住家周圍為主。衛生局已針對個案住家附近進行環境調查,並於周邊豬舍懸掛誘蚊燈及加強民眾衛教宣導。衞生局提醒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以6至7月為流行高峰,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呼籲鄉親做好防蚊措施,並確認家中幼兒已依時完成日本腦炎疫苗接種,而出入高風險區成人鼓勵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雲林縣政府衛生局張翌君副局長表示,疫情調查發現個案於6月23日開始出現全身不適、發燒及嘔吐等症狀,6月26日經醫院通報採檢,疾病管制署於6月30日研判確診,目前仍住院治療中,同住家人3人皆無疑似症狀,疫調發現住家居住地3公里內有豬舍等風險場域,已於豬舍放置誘蚊燈及養豬業者相關人員衞教,同時加強附近民眾的防蚊宣導。
衛生局指出,日本腦炎潛伏期約5至15天,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無明顯症狀,有症狀者會有頭痛、發燒等症狀,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等,甚至昏迷或死亡。國內傳播的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一天中叮咬人的高峰期為黎明和黃昏時段,常孳生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豬是日本腦炎流行最重要的宿主,日本腦炎病毒可在豬體內大量繁殖,然後這些病毒再經由病媒蚊傳染給人類,請鄉親注意加強防蚊措施,並儘量避免在高峰時段於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的防蚊藥劑,以避免蚊蟲叮咬。目前正值日本腦炎流行季節(5至10月),也呼籲醫師提高警覺加強通報,以利防疫單位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
相關文章
2010.07.15
虎尾鎮長 稱許虎尾警成功營造鎮民外交2025.03.15
勞動部雲林最大場徵才活動 吸引逾千人湧入虎尾求職!2010.06.02
為看六房媽祖過爐婦迷途 警親送返家2013.03.15
雲林辦認識波麗士大人宣導預防犯罪2016.03.22
台大雲林分院完成腹腔鏡總膽管囊腫切除重建2015.03.13
雲林縣府鼓勵檳榔廢園轉作2018.09.21
進口鸚鵡飼料驚見大麻成份2015.09.18
販毒男攜槍防身遭警查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