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戲曲故事館布袋戲工藝成果展 帶民眾一窺偶戲美學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昀澄/屏東報導
2025.07.01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昀澄/屏東報導】屏東戲曲故事館即日起推出《藝窺究境-戲曲小學堂工藝成果展II》,展覽以布袋戲偶盔帽為主角,搭配偶衣、兵器、動物偶等展件,帶領觀眾由小見大,一同感受偶戲工藝的細節與匠心。
布袋戲深具臺灣本土代表性,融合口白說唱、操偶技藝、偶頭雕刻、服飾設計、戲台美術及音樂元素,是一門集結美學與民俗文化的綜合藝術。屏東戲曲故事館自2018年起開辦戲曲小學堂,從布袋戲偶盔帽出發,陸續開設軟巾、偶衣、硬盔、偶頭粉彩、偶內體、兵器等製作課程,透過實作體驗,引領大眾親近傳統工藝,深入探索偶戲文化的豐富內涵。
此次《藝窺究境》展覽,呈現戲曲小學堂多年工藝教學成果精華,展覽中可見多款造型精巧、製作細膩的布袋戲偶盔帽,不僅為角色扮相增添神采,也傳遞劇中人物性格與社會身分,無論是帝王、忠臣、文人或武將,皆有對應的盔帽樣式,「以貌取人」在戲偶造型中不只是趣味,更反映出角色外貌的穿戴規範與分類思維,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戲曲美學觀。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屏東戲曲故事館致力於地方戲曲文化的保存與推廣,每年規劃多元主題特展,並持續開放學習管道,讓民眾在觀展與實作課程中,體驗欣賞傳統藝術之美,進一步理解工藝傳承的意義與價值。《藝窺究境-戲曲小學堂工藝成果展II》展期自114年7月1日至115年1月25日止,邀請民眾前來一窺偶戲工藝。

圖說:屏東戲曲故事館布袋戲工藝成果展 帶民眾一窺偶戲美學。
返回上一頁布袋戲深具臺灣本土代表性,融合口白說唱、操偶技藝、偶頭雕刻、服飾設計、戲台美術及音樂元素,是一門集結美學與民俗文化的綜合藝術。屏東戲曲故事館自2018年起開辦戲曲小學堂,從布袋戲偶盔帽出發,陸續開設軟巾、偶衣、硬盔、偶頭粉彩、偶內體、兵器等製作課程,透過實作體驗,引領大眾親近傳統工藝,深入探索偶戲文化的豐富內涵。
此次《藝窺究境》展覽,呈現戲曲小學堂多年工藝教學成果精華,展覽中可見多款造型精巧、製作細膩的布袋戲偶盔帽,不僅為角色扮相增添神采,也傳遞劇中人物性格與社會身分,無論是帝王、忠臣、文人或武將,皆有對應的盔帽樣式,「以貌取人」在戲偶造型中不只是趣味,更反映出角色外貌的穿戴規範與分類思維,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戲曲美學觀。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屏東戲曲故事館致力於地方戲曲文化的保存與推廣,每年規劃多元主題特展,並持續開放學習管道,讓民眾在觀展與實作課程中,體驗欣賞傳統藝術之美,進一步理解工藝傳承的意義與價值。《藝窺究境-戲曲小學堂工藝成果展II》展期自114年7月1日至115年1月25日止,邀請民眾前來一窺偶戲工藝。

圖說:屏東戲曲故事館布袋戲工藝成果展 帶民眾一窺偶戲美學。
相關文章
2011.11.17
屏東凌雲國小獲「希望閱讀‧典範學校」2014.03.24
蘇震清批馬英九已成台灣亂源2012.02.28
屏東縣府辦228紀念音樂會2008.03.29
屏東春祭國殤典禮今忠烈祠舉行2025.06.13
腸病毒重症數創6年新高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籲請家長共同守護嬰幼兒健康2013.10.01
10月電價再漲養殖業首當其衝2008.07.23
曹啟鴻不再堅持留下舊高屏大橋2008.03.30
屏東首波墾丁吶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