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範圍牙齦腫瘤無法咀嚼 高醫口腔顎面外科幫助重拾「吃」的好滋味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24.04.18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正常吃東西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沒太大的困難,但你可能不知道口腔牙齦增生這類的疾病,卻會讓人沒辦法咀嚼吃東西。高醫表示,一名48歲的楊姓男子,因癌症治療前的口腔評估發現,口內有大量的牙肉增生,轉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口腔顎面外科發現其為罕見的遺傳性「牙齦纖維瘤(Gingival fibromatosis )」,這種疾病出現的機率在過去文獻指出約為175萬分之一。楊姓男子口腔內大範圍的牙齦腫瘤幾乎完全覆蓋牙齒,無法清潔而造成多處嚴重蛀牙(齲齒),經由合併電燒與雷射的牙齦切除手術,並拔除預後不佳的牙齒,術後追蹤一年多來沒有再發牙齦腫瘤,終於重拾「吃」東西的好滋味。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戴嘉言副院長表示,高醫身為醫學中心及教學醫院,身肩「急、重、難、罕」的責任,遺傳性牙齦纖維瘤是罹患率極低、人數極少的疾病,會對於口腔衛生的維護形成障礙,進一步影響咀嚼功能,造成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降低。這類疾病的手術治療需尋求專業的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的協助,獲得妥善的治療。高醫口腔顎面外科專業的領域,包含了頭頸部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顎顏面發育畸形,顏面外傷、齒源性感染、人工植牙、全口重建等各類型顎顏面手術。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牙科部杜哲光部長表示,牙齦增生是指牙齒周圍的牙肉過度生長,除了常見因口腔衛生不良,造成慢性發炎的牙齦增生外,包含高血壓藥物、免疫抑制劑、抗癲癇藥物的長期使用,都有可能造成牙齦增生。但遺傳性的牙齦增生產生的牙齦纖維瘤,合併其他全身性疾患則相對罕見,除了造成口腔清潔困難、咀嚼障礙之外,美觀上的不雅,也會造成社交上的問題,並引發心理疾病,治療方式目前大多以手術切除為主,並輔以口腔衛生指導,降低復發機率。
杜哲光部長說,楊姓男子年輕時曾在某醫學中心進行兩次增生牙齦切除手術,然而術後不僅疼痛難受,過不久後,切除的牙肉又再度長出,讓他對於不明原因的牙齦增生失去治療的信心。就這樣過了二十多年的時間,雖然一球又一球增生的牙肉已經幾乎完全包覆住牙齒,但他也逐漸習慣沒有牙齒咀嚼的日常生活。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陳俊明主任表示,牙齦纖維瘤(Gingival fibromatosis)可為單發性牙齦增生,或為遺傳性合併全身疾病,包含多毛症、智能發展障礙、肌肉及關節相關問題。臨床檢查可發現患者因長時間未治療,而讓大範圍增生的牙齦幾乎完全覆蓋牙齒,無法清潔而造成多處嚴重齲齒與牙周病。此外,病人的身體檢查也發現,頭頸部及四肢有大量毛髮增生的現象,因此診斷楊姓男子為罕見的遺傳性牙齦纖維瘤合併多毛症。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口腔顎面外科蔡承熹醫師表示,大範圍牙齦腫瘤切除手術採全身麻醉下,合併使用電燒及二氧化碳雷射進行切除,可讓傷口較小並加速復原,以利患者術後接受癌症治療。此外,特別在手術中進行牙齒印模並製作保護套,在內襯置放牙周敷料,包覆住口腔內大面積的傷口,讓患者術後不會因外物刺激而有劇烈的疼痛。術後門診追蹤長達一年多時間並未發現有復發跡象,且癌症也在治療後趨向穩定。患者經過大範圍切除增生牙肉後,剩餘的牙齒在門診持續追蹤治療下,也逐漸恢復咀嚼功能。

圖說: 大範圍牙齦腫瘤多到無法咀嚼,高醫口腔顎面外科幫助病人重拾吃的好滋味。

圖說:病人治療前口腔牙齦纖維瘤多到看不見牙齒(圖左),經過電燒合併二氧化碳雷射切除腫瘤手術後4週,可以看見牙齒已出現(圖右)。
返回上一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戴嘉言副院長表示,高醫身為醫學中心及教學醫院,身肩「急、重、難、罕」的責任,遺傳性牙齦纖維瘤是罹患率極低、人數極少的疾病,會對於口腔衛生的維護形成障礙,進一步影響咀嚼功能,造成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降低。這類疾病的手術治療需尋求專業的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的協助,獲得妥善的治療。高醫口腔顎面外科專業的領域,包含了頭頸部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顎顏面發育畸形,顏面外傷、齒源性感染、人工植牙、全口重建等各類型顎顏面手術。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牙科部杜哲光部長表示,牙齦增生是指牙齒周圍的牙肉過度生長,除了常見因口腔衛生不良,造成慢性發炎的牙齦增生外,包含高血壓藥物、免疫抑制劑、抗癲癇藥物的長期使用,都有可能造成牙齦增生。但遺傳性的牙齦增生產生的牙齦纖維瘤,合併其他全身性疾患則相對罕見,除了造成口腔清潔困難、咀嚼障礙之外,美觀上的不雅,也會造成社交上的問題,並引發心理疾病,治療方式目前大多以手術切除為主,並輔以口腔衛生指導,降低復發機率。
杜哲光部長說,楊姓男子年輕時曾在某醫學中心進行兩次增生牙齦切除手術,然而術後不僅疼痛難受,過不久後,切除的牙肉又再度長出,讓他對於不明原因的牙齦增生失去治療的信心。就這樣過了二十多年的時間,雖然一球又一球增生的牙肉已經幾乎完全包覆住牙齒,但他也逐漸習慣沒有牙齒咀嚼的日常生活。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陳俊明主任表示,牙齦纖維瘤(Gingival fibromatosis)可為單發性牙齦增生,或為遺傳性合併全身疾病,包含多毛症、智能發展障礙、肌肉及關節相關問題。臨床檢查可發現患者因長時間未治療,而讓大範圍增生的牙齦幾乎完全覆蓋牙齒,無法清潔而造成多處嚴重齲齒與牙周病。此外,病人的身體檢查也發現,頭頸部及四肢有大量毛髮增生的現象,因此診斷楊姓男子為罕見的遺傳性牙齦纖維瘤合併多毛症。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口腔顎面外科蔡承熹醫師表示,大範圍牙齦腫瘤切除手術採全身麻醉下,合併使用電燒及二氧化碳雷射進行切除,可讓傷口較小並加速復原,以利患者術後接受癌症治療。此外,特別在手術中進行牙齒印模並製作保護套,在內襯置放牙周敷料,包覆住口腔內大面積的傷口,讓患者術後不會因外物刺激而有劇烈的疼痛。術後門診追蹤長達一年多時間並未發現有復發跡象,且癌症也在治療後趨向穩定。患者經過大範圍切除增生牙肉後,剩餘的牙齒在門診持續追蹤治療下,也逐漸恢復咀嚼功能。

圖說: 大範圍牙齦腫瘤多到無法咀嚼,高醫口腔顎面外科幫助病人重拾吃的好滋味。

圖說:病人治療前口腔牙齦纖維瘤多到看不見牙齒(圖左),經過電燒合併二氧化碳雷射切除腫瘤手術後4週,可以看見牙齒已出現(圖右)。
相關文章
2010.01.19
血荒!高雄關稅局局長帶頭捐熱血2023.05.22
高市雲網協第一屆公民記者素養研習營學員收穫滿滿2021.10.29
為開車族提供乾淨、舒適與舒心的如廁環境中油永晉潭頭站五星級「舒心排出所」啟用2012.06.21
高雄產訓合作班22日到家扶中心做公益2025.06.19
報載:「海鯤軍艦」艇體變形 台船澄清:是「被動測距聲納」維護罩 非艇體變形 請國人放心。2010.02.06
除舊佈新迎虎年 國家清潔週開跑2010.07.19
江浙海鮮樓推出我愛爸爸感恩三重送活動2013.02.01
高雄金典酒店「財神報喜饗回娘家」